中國國寶長江江豚瀕臨滅絕
2012年9月10日 來源:參考消息
英報稱,中國國寶江豚的生存很成問題。自從2007年白鰭豚被正式宣告“功能性滅絕”后,江豚就成了長江和兩個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陽湖——僅存的鯨類動物。據估計,現存野生江豚的數量在1200頭左右。這種動物的數量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遞減,它現在比中國國寶大熊貓都稀有。
英國《衛報》網站報道稱,2012年,江豚死亡數量激增,這重新引發專家的擔憂。4月份,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辦事處表示對2012年有32頭江豚死亡的情況“深感擔憂”。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再過10到15年,江豚將面臨和白鰭豚一樣的滅絕命運。
造成白鰭豚滅絕的原因同樣正在威脅江豚的生存。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上密布著集裝箱船、挖沙船和快艇。江豚依靠自身的聲吶系統在混濁的長江水域游弋,但它往往無法探測到船舶的螺旋槳。漁船捕魚時,撒網誘捕和延繩釣法司空見慣,非法電魚行為也很常見。據位于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講,今年就有至少兩頭江豚被電死。
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沙項目辦公室主任蔣勇說,長江中的魚類數量比10年前少了40%。挖沙活動干擾了江豚的繁殖,上游的三峽大壩也加速了江豚數量的減少。洞庭湖岸邊,林立的工廠煙囪冒著滾滾濃煙。
2012年1月在岳陽成立長江江豚保護協會的記者徐亞平說:“洞庭湖江豚的滅絕速度是整個長江流域最快的。但是洞庭湖現在仍然沒有建立江豚保護中心。政府沒贊助過我們一分錢,還認為我們在搗亂。官員說,國家的發展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他們用這種荒謬的邏輯來給自己開脫。”
他還說:“我們的子孫將從我們創造的GDP和建設的高樓大廈中受益。但是我們留給他們的環境有多健康呢?我們怎么能眼看著像江豚這樣聰明的動物滅絕呢?等我們的孫輩問起為什么時,我們會無地自容。”
在被問及人類是否是造成江豚幾近滅絕的原因時,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研究員、江豚研究專家王丁答道:“是的,實際上這是唯一的原因。”
不過,王丁對江豚的命運持謹慎樂觀態度。天鵝洲保護項目的成功使他受到了鼓舞。天鵝洲是一塊受到保護的濕地。1990年,5頭江豚被引進到這里,如今它們的數量已經增長到40頭。江豚早就應該被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等到這一點實現后,保護工作應該會更上一層樓。
報道指出,曾經被譽為“長江女神”的白鰭豚是一種長吻淡水豚。在一個科學家小組宣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以前,這種生物已經在地球上繁衍了25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