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年損失過億
2012-09-12

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年損失過億

2012年9月12日    來源:北京日報

  最近,德國為大閘蟹頭疼不已,大閘蟹入侵當地生態圈,毀壞漁網,傷害魚類,破壞堤壩,損失被曝高達8000萬歐元。無獨有偶,8月底,北京懷柔水庫等飲用水源保護地周邊,成片出現有“植物殺手”之稱的三裂葉豚草。豚草是我國首批公布的16種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該草的花粉可引起人體過敏,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癥”,對農作物危害也極大。

  許多國家都在遭受外來物種入侵之苦,抵御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元人民幣,治理投入難以估算。

  新聞背景:外來入侵物種半數為引進所致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生物物種由原產地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的過程。能夠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可以在爭奪養料、陽光、空間、水和食物中戰勝當地物種。外來入侵物種占據優勢后,就會絞殺當地物種,對當地物種種類、種群結構、食物鏈結構、生物多樣性等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破壞生態。

  按照傳入的方式,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可分為有意引種和無意引種兩類。據報道,目前我國已有的120多個外來入侵物種中,約有50%是有意引進后擴散成災的。

  在防范外來物種入侵方面,我國一些地方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如湖南省于2011年10月施行了我國首部外來物種管理法規——《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但是在國家層面,至今仍沒有一部統一的法律對這一問題進行規范,更沒有建立外來物種引進的風險評估機制、綜合治理機制及跟蹤監測機制,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立法工作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引進物種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防治外來物種的入侵,首先應建立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預防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可以將外來物種入侵的災難最大限度地扼殺在萌芽中。我國環保法雖然涉及到了環境生物保護,但并未明確提出外來物種入侵及其防治的問題。農業法雖然規定:“從境外引進生物物種資源應當依法進行登記或者審批,并采取相應安全控制措施。”但時至今日,卻沒有建立相應的外來物種檔案分類管理制度及定期調查的跟蹤監測制度。

  我國抵御外來物種入侵可以援引的法條散見于一些單行法規、條例、細則等,其中主要依據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作為規范。該法主要針對的是引進過程中可能攜帶的危險性生物,但對所要引進的物種本身的生態安全性并沒有明確的管理、檢測辦法,不足以應對所有入境的外來物種及其可能造成的生態危害。而且,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已知的危險外來物種上,缺乏生態影響評價機制、生態風險評估機制等預防手段,不利于對具有潛在危險的外來物種的防范。

  相比之下,僅僅針對雜草的引進,澳大利亞政府就建立了一套雜草風險評價系統。1997年《國家雜草策略》規定了外來雜草管理的3個目標,并明確了政府、社區、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義務、責任,最終提出相應的行動策略;同時,通過問題和評分標準的制定,對有意引進的外來植物進行風險評價。

  各國用法律保護生物安全

  外來入侵物種是沒有國界的,它們的成災機理或成災過程有著自身的內在規律,因此對國外的先進經驗,我們應該大膽地學習借鑒。新西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專門的生物安全法律的國家,旨在防止外來物種的無意引入以及它們在國內的傳播,或對已經入境的侵襲性物種進行有效管理。對于已經在新西蘭生長的侵襲性物種,《生物安全法》提議清除該物種或者通過在地區和國家兩級實施管理戰略來對該物種進行持續管理。新西蘭政府在2003年8月正式發布了《生物安全戰略》,該戰略建成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生物安全體系。

  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種的入侵,澳大利亞檢疫與檢驗局在1991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強制執行的有關壓艙水的規范性文件——《壓艙水指南》,要求所有進入澳大利亞水域的船只必須服從強制的壓艙水管理。

  在美國的生物入侵立法體系中,《13112號總統行政命令》和《國家入侵物種法案》構成了美國生物入侵立法體系的骨干框架。《13112號總統行政命令》最大成就是成立了聯邦層次的中心協調機構——國家入侵物種委員會,它要求所有聯邦部門采取積極而協調一致的行動防止外來有害生物的侵入、定居和擴散,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對已成災的外來物種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它的危害,在人力物力允許的范圍內著手對受損生態系統進行恢復。

  其實早在2004年,我國就形成并通過了《中國外來生物入侵預防與管理的國家發展策略行動框架報告》,確定未來10年的總體目標:“建立和完善國家外來入侵物種的數據庫信息共享技術平臺,構建主要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預警技術與快速反應體系,構建定量風險評估的技術與方法,建立野外監測技術方法與系統,發展持續治理的技術與方法,使主要外來入侵生物的危害與蔓延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國已成立以農業部為主,環保、林業等多個部門參與的全國外來生物防治協作組,設置了外來物種管理辦公室。據媒體報道,外來物種管理辦法正在制定過程中,預計年內出臺;此外,農業部還將公布國家重點管理的外來入侵物種的名錄。

  在外來物種引進之后,根據科研的進展及風險因素的變化,定期對外來物種的使用情況、種群特性進行嚴格的跟蹤評價,掌握其生存發展動態。如果外來物種被事實證明為有害生物或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逐漸轉化為有害生物,及時發現它的危害并且預警,然后采取措施,是控制其危害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