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關注珊瑚礁 “海石花”還能綻放多久
2006-06-01
美麗綻放的“海石花叢林”
珊瑚叢就像是海洋里的熱帶雨林,它們還有個美麗的稱謂叫作“海石花”,當然珊瑚既不是石頭也不是開花植物。一叢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蟲聚集一起形成的(有時候,人們把那些作為裝飾品的珊瑚蟲的骨骼也叫做珊瑚)。作為腔腸動物的珊瑚蟲種類多達數千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的海洋中。珊瑚蟲死后留下石灰質的骨骼,一代代的骨骼堆積起來,構成了珊瑚礁這個海底生態系統堅硬的基礎部分。
“珊瑚礁非常重要,原因有很多,”東英吉利大學的加德納教授介紹說:“主要原因是:(a)盡管它們只占海地面積的0.01%,它們養育了超過4000種魚類;(b)它們為沿海的居民提供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蛋白質來源;(c)它們為抵御風暴的破壞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全球因此每年避免的損失總計可達數十億美元;(d)當地可以從旅游業中獲利——人們來珊瑚礁以及附近依賴于珊瑚礁的環境游玩。”
“海石花”還能綻放幾時
珊瑚燦若鮮花,因為有一些藻類共生在珊瑚蟲的體內,為珊瑚蟲提供“食物”。當藻類受外界環境影響而消失后,珊瑚就會失去美麗的顏色而變白(實際上是珊瑚蟲骨骼的顏色),這就是珊瑚的“白化”現象,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珊瑚的白化現象。造成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在于海水溫度的升高,另外某些疾病或者缺氧環境也能導致珊瑚死亡。當白化開始出現時,若能加以妥善保護,白化不久的珊瑚仍有恢復原先狀態的希望,否則它們很快就會走向死亡。
直到20世紀90年代之前,人們對于世界范圍內珊瑚礁的分布和生存狀況并不十分清楚。總部設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珊瑚礁調查組織”(Reef Check Ognizition)花費5年時間,組織了一些科學家和超過5000名潛水志愿者對全世界的珊瑚礁進行調查,并于2002年公布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出珊瑚礁“正處于極端的困境中”。
印度尼西亞和牙買加珊瑚礁的衰亡,可以看成是珊瑚礁在世界范圍內走向沒落的縮影。對于這一令人悲哀的事實,或許可以借用英國作家喬伊斯的一句話來描述:“一個接著一個,它們將全都變成幽靈。”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正在走向滅絕的生物需要拯救,而珊瑚還遠遠的排不到前面去。
致命的煙霧災難
在印度尼西亞,珊瑚不僅僅意味著美麗的自然風景,它也是這個千島之國財富的來源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來到印度尼西亞,戴上潛水面具潛入海底,欣賞美麗的珊瑚;珊瑚礁這個海洋生態系統還養育了多種高經濟價值的魚類。從旅游到漁業,每年印度尼西亞可以從珊瑚礁上獲得超過40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1997年12月,印度尼西亞明打威群島(在蘇門答臘島以西)附近綿延數百公里的珊瑚礁突然大面積死亡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種令人措手不及的災難?1999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著手對這一悲劇進行調查;不過,調查珊瑚礁的死因只是這個研究小組工作的一部分,他們試圖通過研究經歷了成千上萬年沉積而成的珊瑚礁,總結出印度洋地區過去數千年來氣候變化的歷史。
“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事件,(災難發生后)已經過去6年了,珊瑚礁仍然沒有恢復。”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艾布拉姆(Nerilie Abram)說。迅速殺死珊瑚礁的直接兇手可能是赤潮。當赤潮發生時,整個海面被大量紅色的海藻覆蓋。這是一種災難:有毒的藻類會瘋狂地繁殖,消耗掉本應屬于海洋中其他動植物的氧氣,包括珊瑚礁在內的生物都有可能因赤潮而窒息死亡。事實也是如此,當年明打威群島附近的海域確實發生了赤潮。
是什么造成了赤潮呢?他們把目光投向了1997年印度尼西亞發生的一場自然災難:熱帶雨林的大火。1997年的下半年,蘇門答臘島和加利曼丹島發生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森林火災。這場持續了幾個月、綿延上百萬公頃的大火釋放出的煙塵讓整個東南亞地區都受影響。 這場大火不僅釋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發表在2001年《自然》雜志上的一項估計表明,這場大火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當于當年人類活動制造的二氧化碳總量的1/5左右),還釋放出了藻類喜愛的美味——超過1萬噸的鐵以及其他營養物質。
“大火把植物體內和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以煙塵的形式釋放到了大氣中,當這些塵埃落定時,它們會把周圍的環境變得營養豐富。”艾布拉姆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的研究發現,來自熱帶地區火災產生的營養物質能夠產生特大赤潮,足以殺死數百公里范圍內的珊瑚礁和大量魚類。”這個研究小組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志上,該項研究第一次表明,營養物質能夠對海洋產生影響并導致珊瑚礁和其他沿海海洋生態系統的浩劫。
珊瑚礁比熱帶雨林更快地消亡
明打威群島附近的珊瑚礁并不是唯一面臨致命威脅的珊瑚群體。“對于珊瑚礁已經有了很多研究,很多科學家直覺上知道珊瑚礁的狀態很糟糕。”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加德納(Toby Gardner)在一封電子郵件里說,然而“根據專家意見、遙感信息和少數當地珊瑚礁退化的詳盡研究,直到最近我們才得到了關于全世界珊瑚礁狀態的一幅不完整的圖景”。
在同一期的《科學》雜志上,加德納和他在英吉利大學的同事發表了另一篇關于加勒比海地區珊瑚礁衰亡趨勢的論文。“通過把過去25年間所有監測數據拼合在一起,我們研究了遍及加勒比海地區65個獨立的研究計劃中的263個地點。結果發現,在過去的30年中,盡管珊瑚礁并未消失,珊瑚礁上活珊瑚的覆蓋率從大約50%下降到了10%。例如牙買加珊瑚礁上活的珊瑚自從1977年以來幾乎已經消失殆盡。”
加德納發現,加勒比海地區各地的珊瑚礁正在以大致相同的速率衰亡,“珊瑚礁衰亡的速率大約相當于任何地區熱帶雨林最大衰亡速率的兩倍。”
事實上珊瑚礁早就開始衰落了,而且前景黯淡
在20世紀初潛水面具發明之前,全世界大約80%的珊瑚礁已經走上了緩慢死亡的道路,即便是那些看上去保存得相當完好的珊瑚礁也不能幸免。例如,澳大利亞東海岸著名的旅游勝地大堡礁。“有時候人們說大堡礁在很大程度上處于原始狀態,但事實上,大堡礁有接近1/3的珊瑚礁正在走向衰亡。”研究者本杰·戴爾直言不諱。
污染、過度捕撈魚類和氣候變化是造成珊瑚礁衰亡的主要原因。對于科學家而言,解除珊瑚礁面臨的危機比發現這些危機更困難。即便人們能夠立即制止珊瑚的疾病和白化現象,珊瑚礁仍然處于一種長期的危機中。“如果我們能夠退回去實施強有力的管理,那么我們可以恢復(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但是這取決于政治意愿、資金和其他很多難以預料的影響”; “在目前的情況下,對珊瑚礁的研究和管理的資金和政策沒有任何變化,前景確實非常黯淡,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大片珊瑚礁死亡,而它們500年前還存在。”本杰·戴爾對前景表示悲觀。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旅美大熊貓樂樂離世,丫丫皮包骨,我
流浪貓旺仔和桃子的故事:萬家燈火,
兩歲金毛眼睛被挖遭多次遺棄后離世:
南京紅山動物園又雙叒叕窮得揭不開鍋
35萬一只小熊貓,都是可愛惹的禍?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旅美大熊貓樂樂離世,丫丫皮包骨,
流浪貓旺仔和桃子的故事:萬家燈火
兩歲金毛眼睛被挖遭多次遺棄后離世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