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建國家級生態鄉鎮
2012年9月19日
南通網訊(記者湯曉峰)戶增10棵樹,戶均擁有林木20株——今年以來,南通全市2000多萬株新栽苗木讓農村居民切切實實感受到生態創建的好處。截至目前,南通市共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95個,廣大農村地區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如皋市白蒲鎮朱家橋村是村莊建設的試點村,200多戶村民集中居住在新建設的富豪花苑小區,小區內電力、通訊、給排水等設施齊全,亭臺軒榭、綠樹環繞,一派生態自然的景象。按照“先試點后選擇、先示范后推廣”的思路,我市各地全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加大規模化畜禽養殖糞便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秸稈利用率,開展秸稈禁燒工作,全市農村環境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實施以道路、生活垃圾、河道管護和綠化“四位一體”的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我市各地逐步建立起“組保潔、村收集、鎮中轉、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機制,全市聘用保潔員1萬多名,農村地區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率達80%。畜禽糞便污染,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難點。在畜禽養殖大縣海安,5個畜禽糞便處置中心投入營運后,只要接到養殖戶電話,就派專人前去把養殖場的畜禽糞便拉走進行無害化處置,全縣養殖戶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