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無脊椎動物或面臨滅絕
2012年9月21日
最近,倫敦的動物學會開展一項全球性的研究,告訴我們,在我們的身邊有五分之一的無脊椎動物正在面臨著滅絕的風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少蝴蝶的品種面臨的風險更超獅子老虎。吳琦說,事實上,連續多年在南京野外觀察蝴蝶,他的感受是南京城市中的蝴蝶正在越飛越少,很多過去很常見的品種,越變越稀罕,甚至多年絕跡未露身影。
在南京,我們身邊飛舞的蝴蝶的確也正在面臨生存危機,南京的環保志愿者吳琦告訴記者,在南京,城市蝴蝶正越飛越少,由于氣候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少蝴蝶的數量都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中藍地蛺蝶、老苞蛺蝶等一批蝴蝶品種已經處于滅絕的邊緣。
蝴蝶滅絕風險超過老虎
老虎、獅子的生態環境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而近日,倫敦動物學會開展的一項全球性的研究結果卻令人吃驚,與獅子和老虎相比,大黃蜂、甲蟲和蝴蝶面臨著更大的滅絕風險。
此前的多項國際研究都將動物保護的關注重點放在哺乳動物和鳥類身上。然而在世界上無脊椎動物在所有動物物種中占97%,因而負責保護各種動物免于滅絕的聯合國機構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要求倫敦動物學會牽頭開展對無脊椎動物保護的新研究。
據了解,從巨型烏賊到雙翅目小昆蟲,世界范圍內有1.2萬種無脊椎動物成為此次研究的對象。
而調查的結果也令人震驚,該學會負責研究動物保護問題的喬納森 貝利教授稱研究得到的初步結果表明,在所有物種中,有1/5的無脊椎生物可能瀕臨滅絕。
南京城市蝴蝶越飛越少
南京的環保志愿者,一直以來致力于特種蝴蝶保護的吳琦老人告訴記者,在南京,不少蝴蝶也正面臨著生存風險,不少品種的蝴蝶數量都減少了三分之二。
他告訴記者,在2000年以前,在南京的生物調查中,缺少對于蝴蝶品種的本底調查,但是就在1997年的時候,他和張松奎兩個業余的蝴蝶愛好者當時曾對在南京紫金山、牛首山一帶觀察到的蝴蝶進行過記錄,當時就發現了100多種,而在2007年的時候,專家曾對紫金山的蝴蝶進行過調查,發現了120多種蝴蝶,看似與1997年相比,其中有27種新發現的蝴蝶品種,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南京的蝴蝶品種正在增多,只不過是相關的工作細致了一些。
吳琦說,事實上,連續多年在南京野外觀察蝴蝶,他的感受是南京城市中的蝴蝶正在越飛越少,很多過去很常見的品種,越變越稀罕,甚至多年絕跡未露身影。
以今年為例,南京的花并不少,但是春天到盛夏,漫天蝴蝶穿花飛的盛況就沒有出現過,很多人都感嘆今年的蝴蝶特別少,尤其是在城市中,除了一些粉蝶,灰蝶,幾乎看不到別的蝴蝶品種了。
張氏蜘蛺蝶近20年未露面
吳琦說,對于一些蝴蝶品種的長年調查追尋很能說明問題,比如1993年的時候,張松奎曾在紫金山上發現了張氏蜘蛺蝶并制成了標本,這以后的近20多年時間里,環保志愿者和蝴蝶專家都在追尋這個蝴蝶品種,并沒有發現。
除此以外,在南京,金斑蝶、大絹斑蝶,老苞蛺蝶,過去在紫金山地區也并不罕見,但是近年來的追蹤調查中,這兩種蝴蝶也并沒有現身,其中大絹斑蝶、老苞蛺蝶已經是10年未與調查者謀面,而金斑蝶也已隱匿了13年之久,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這些蝴蝶已經從南京的上空徹底消失了。
除此以外,記者了解到,就在紫金山地區比虎鳳蝶更稀少瀕危的蝴蝶多達20多種,分別為:玉斑鳳蝶、小黑斑鳳蝶、鉤粉蝶、云粉蝶、金斑蝶、大絹斑蝶、不孤矍眼蝶、華北白眼蝶、武鎧蛺蝶、淡綠脈蛺蝶、電蛺蝶、蟾福蛺蝶、網紋蜜蛺蝶、張氏蜘蛺蝶、藍咖灰蝶、尖翅銀灰蝶、青灰蝶、梳翅弄蝶、綠弄蝶、透紋孔弄蝶、孔子室弄蝶等等。
南京藍地蛺蝶幾乎消失
為什么我們身邊那么常見的蝴蝶,它們面臨的生存危機竟然比老虎和獅子還要更加緊迫?
對此,吳琦解釋說,這是因為蝴蝶是一種比較脆弱的昆蟲,它對于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不強,它的存活率也很低,每只蝴蝶一生產卵3000枚,如此巨大的產卵量才能保證蝴蝶的“傳宗接代”,相反一只蝴蝶的死亡往往是對一個蝶家族的打擊。
吳琦舉例說,比如南京的藍地蛺蝶,它是一種報春的蝴蝶,以前在中山植物園后的一片空地上,由于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植物爵床,那里是藍地蛺蝶的一個重要的棲息地,這種蝴蝶到處飛舞,但是由于此后對這一植物清理,加上,南京的氣候節拍比較錯亂,常有異常天氣發生,以至于有幾年這種蝴蝶在9月份、10月份成蛹以后,在11月份以為春天來臨,就立刻破繭而出化為蝴蝶。而此后它們抗不過冬天最為尋常一次冷空氣襲擊,這些早早出來的蝶兒們喪失了生存的溫度,被大批量地凍死在了冰天雪地中。吳琦說,目前在紫金山地區這種蝴蝶的身影也異常稀罕,幾乎消失。
專家說,蝴蝶一直被看成生態指示器,只有環境良好,擁有獨特的食物資源,才能留住蝴蝶,蝴蝶的種類才會多,豐富度才會高。當然,如果單一種類的蝴蝶數量暴曾有時并不是好事,反而是災害,南京曾發生過菜粉蝶暴增的現象,因為種群超出了常規,給農業和林業都帶來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