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珍稀動物面臨嚴峻氣候威脅
2012年9月26日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研究發現:氣候變化的連鎖效應對澳洲本土珍稀植物、動物以及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將會導致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失衡,亟需人們對生態保護提出新的思路和措施。
該研究由國家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進行,對澳洲的土地進行了建模計算,并對四種優先級生物群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覆蓋了澳洲80%的土地和物種。
“氣候變化將會從2030年開始對澳洲自然景觀造成改變,”首席科學家邁克爾?鄧立普(Michael Dunlop)博士認為,“到2070年,生態影響可能會非常嚴重,而且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容忽視。目前的許多動植物將會從這片大陸上消失。我們的孫子孫女所生活的大陸將和我們現在身處的大陸完全不一樣。”
CSIRO的研究者深入研究了四個優先級生物群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和它們面臨的生物選擇。這四個生物群分別是:澳洲內陸干旱區的小丘草原;熱帶稀樹大草原林地及草地;溫帶草 原和草林地;澳洲東南部的硬葉森林。
澳大利亞共擁有一百萬種本土生物,其中超過80%的植物、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等都是澳洲特有的,同時澳洲擁有全球最多的淡水魚和鳥類。但是當前面臨著生態環境變化、過度開采、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澳大利亞的生物多樣性已經快速減少,速度可能超過了全球任何一個地方。
澳大利亞哺乳動物滅絕率在全球占據第一位,過去200年內共有27種哺乳動物滅絕。此外,1,500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及植物已經被列入瀕危動物名單中,澳洲政府也確定了3,000個生態系統面臨著滅絕。鄧立普認為氣候變化將會擴大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比如生存環境消失,水源缺乏和外來物種。未來氣候變化將會影響農業發展、水源和電力供應,從而給物種生存和生態系統帶來更多的壓力。“這些威脅減少了本土物種和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鄧立普這樣評價。
研究發現,人們在將焦點放在氣候變化之前,保護生物大多集中在維持多樣性方面,或者將破壞的環境恢復到原狀,以及將起伏波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但是此次研究卻發現氣候變化將會促使物種基因、豐富性及分布發生持續的和直接的變化。
雖然研究發現這些變化是“實質性的且無法停止”,但在某些情況下,人類仍然可以采取措施來減緩這些變化從而減少損失。鄧立普博士表示:”這需要人類活動的改變,也需要實施新的保護政策,引入新的科學方法來指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