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男子賠百萬13年回收廢電池
2012-10-31

 男子賠百萬13年回收廢電池

2012年10月31日    來源:新京報

  【德行錄】
   
  “廢電池大王”王自新曾經是個生意人,看到了干電池回收處理將來的經濟前景,卻因此賠進去百萬積蓄。遭受挫折,他心中仍然放不下干電池無害化處理的構想。現在,他是個公益人,走進小區推廣干電池回收和垃圾分類。他喜歡第一個吃螃蟹,但也笑言,做先驅可能變成先烈。憑借著近乎偏執的堅持,他和廢電池“較勁”了13年。
   
  【榜樣說】
   
  從1999年接觸電池到現在13年了,我對干電池的投入比對孩子的投入還大。名氣都是虛的,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通過社會來共同解決,我現在的目標,就是發動千千萬萬人共同關注。希望有一天,不再需要我去做宣傳,老百姓都覺得,干電池回收處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王自新
   
  “還在做電池呢?”“還在做電池。”王自新和老朋友見面,總是以這樣的問話開場。他已經決定,這輩子就跟干電池耗上了。從1999年至今,13年過去了。王自新把自己的黃金時期,都獻給了電池。
   
  從商人到公益人
   
  1999年,因為看到“干電池沒法回收處理”這句話,王自新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他拿著做生意掙來的全部身家一百萬元干起了干電池回收處理,想建中國第一個廢舊干電池回收處理廠,并促使國家出臺廢舊干電池回收政策。
   
  經過努力,2000年底,王自新在河北易縣建立了一個年處理量為3000噸的廢電池處理廠。誰知廠房建成、機器設備也調試完畢時,一個難題來了:廢電池處理將會產生31%的廢水排放,而當時易縣沒有專門的污水處理場地,廢水有可能污染易水河。2002年,處理廠接受了環評,終因“技術有待完善”而夭折。
   
  2003年,干電池回收進入低谷。環保部門出臺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提出,在缺乏有效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到國家低汞或無汞要求的廢一次電池。
   
  這讓王自新再受打擊。一個多月后,王自新決定,還要做電池,“但出發點不再是逐利,是為了探索社會問題去做。”如今,名片上,王自新印上了“社會企業責任家”的頭銜,他既是北京東華鑫馨干電池回收中心的老總,又是打雜的,全公司就他一人。他認為,即便是低汞干電池也會造成一些污染,并且隨手丟棄會造成資源浪費。現在只是技術經濟條件不成熟,將來條件成熟,他回收的干電池就能資源回收利用。“我是在投資未來。”
   
  從電池回收到垃圾分類
   
  近幾年,王自新一直在做大量的宣傳工作。通過企業贊助、基金會支持、自己掏錢等方式,王自新把干電池回收箱擺進了社區。他奔走于社區之間,發動志愿者邊宣傳邊回收。3年時間,他回收的干電池有70多噸、300余萬個都被他用塑料容器裝上,放在大興魏善莊的倉庫。
   
  在做干電池回收理念推廣的同時,王自新發現,觀念是推動回收干電池的最大障礙。倡導垃圾分類,從源頭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才能真正實現零廢棄,而干電池也能通過這一理念的推廣,得以回收和利用。
   
  2010年,王自新發起了社區垃圾分類回收日活動,通過積分的方式鼓勵居民參與。居民按要求把垃圾進行分類,就能獲得一定積分,換取肥皂、洗衣粉等物品。目前,該活動已發放1萬多張積分卡。王自新計劃,今年把社區推廣到50個,并打造一兩個垃圾零廢棄社區示范點。

  從偏執到重燃希望
   
  在王自新心里,干電池回收處理仍是他的主業,是他不愿舍棄的夢想。“我太堅持了,堅持到有點偏執。”他自嘲有點“阿Q”,否則走不過這13年的坎坷。
   
  目前,王自新又新推出了認領干電池回收服務崗活動,以解決推廣活動中的成本問題。一個單位或個人認領一個回收箱是500元,已有60多個單位和個人參與認領,王自新獲得活動資金3萬余元。
   
  “這個項目是我的全部希望,今年計劃推廣1萬個回收箱,還想推出‘樓門小回收箱’,讓老百姓更方便參與。”王自新期望,用愛心帶動更多人,解決干電池回收處理問題。
   
  和身家百萬的商人王自新相比,現在的他有些“落魄”,一家老小靠妻子的工資生活。但王自新覺得,每天過得很充實。有時出門,他會發現門口放著一堆干電池。鄰居家3歲的小孩,會把家里攢著的干電池交給他兒子,90多歲的老人也邁出家門給他送電池……“這就是對我的回報,他們的參與是我的動力。”
   
  【大家問】
   
  對待家人心有愧疚
   
  居民:干電池還沒法處理,你收這么多囤著,還要倒貼成本,圖個啥?
   
  王自新:干電池污染具有很大的隱蔽性,隨手丟棄也會造成資源浪費。回收電池可將資源回收綜合利用,節能減排。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人,促使國家政策出臺。我期待看到技術條件成熟,囤下的電池都能被無害化處理的那一天。
   
  記者:從百萬富翁到草根環保狂人,你的家人是什么態度?
   
  王自新:我這個人吧,挺自私的,很多事情沒有告訴家人,怕遭到反對。我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比較開的,妻兒畢竟不了解這個行業,他們可能不理解這些。所以說,對家人而言,我非常愧疚。沒辦法。這是一個矛盾。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