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如何以科學態度對待沙塵暴
2006-06-02

5月16日晚,伴隨著陣陣大風,北京市上空響起了隆隆的雷聲。在一家公司上班的何先生正在家吃晚飯,不由滿心歡喜:燥了那么多天,總算盼來了一場雨。沒曾想,“雷聲大,雨點小”,這雨沒下一會兒就停了。
  5月17日一早,何先生開著被昨晚的“泥雨”淋得“猴臟猴臟”的車,行駛在上班路上。他發現:北京城又一次籠罩在昏黃的浮塵中,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嗆人的土腥味。已進入5月中旬的北京,又一次遭受到這種浮塵天氣的襲擊。
  來自氣象部門的信息顯示,北京此次浮塵天氣與16日發生在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強風、強沙塵暴有關。5月16日14時,內蒙古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瞬間風速為每秒17至25米的大風、揚沙、沙塵暴天氣;其中,巴彥淖爾市的海力素、包頭市的東北部、錫盟的西部、赤峰市的浩爾吐、通遼市的巴雅爾吐胡碩出現中度或強沙塵暴天氣,能見度只有200至900米。
  今年春季,次數多、勢頭猛的揚沙和沙塵暴天氣,讓所有的北京人都叫苦不迭。許多讀者搞不明白,種了那么多樹,植了那么多草,這沙塵怎么反而越來越厲害了呢?據悉,4月16日到17日中午,北京地區降落的黃塵達33萬噸之多,這么多的土到底從哪里來?我們的地球怎么了,頻繁的沙塵對人類有哪些影響? 


沙塵路徑有三條,中路對京津影響最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沙塵天氣增多?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國國家聯絡員劉拓介紹,今年沙塵天氣增多有三個原因:一是今年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土壤解凍比以往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發;二是去冬今春以來,北方地區降水量偏少,一般較常年少3至5成,多的少8成,為50年來第二個少雨季節,地表干燥,土壤墑情差;三是西伯利亞冷空氣頻繁入侵,勢力較強,且在冷空氣入侵的路徑上分布著大范圍的沙漠、戈壁,加上其多與蒙古氣旋共同作用,加劇了沙塵暴的頻率和強度。
  據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副臺長、沙塵研究專家康玲介紹,經過我國氣象部門近10年的研究,目前,科技人員已探明了入侵我國的沙塵路徑。這一路徑和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我國天氣的路徑相同。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我國天氣的路徑主要有三條。東路:從蒙古東中部南下,影響我國東北、內蒙古東中部和山西、河北及以南地區;中路:從蒙古中西部東南下,影響我國內蒙古中西部、西北東部、華北中南部及以南地區;西路:從蒙古西部和哈薩克斯坦東北部東南移,影響新疆西北部、華北及以南地區。這三條路徑也是入侵我國的沙塵路徑。而就京津地區而言,對其影響最大的沙塵路徑是中路。因為中路與京津地區的距離最短,而且沙塵傳輸路徑經過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所以影響也最大。
  有關專家認為,北京特有的地質條件和現實的建設狀況,客觀上也對沙塵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北京市區和市郊,均在沖積洪積扇上,按照沉積學原理,個體比較大的礫石最先沉積,然后是粗沙、中沙、細沙、粉沙和泥土。在離山比較近的地方,例如石景山區,剝開薄薄的地表土,即可以見到沙子和礫石。近年北京大搞基建施工,大小工地千余處,也是北京近年風沙活動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全球范圍俯瞰沙塵暴,有一個趨利避害問題

  說到沙塵帶來的危害,可謂“罄竹難書”: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大大降低,影響飛機的起降和汽車、火車的正常運行;沙塵飛入眼睛,影響視力;沙塵被吸入呼吸道,還成為病菌傳播的重要媒介。一次強沙塵暴天氣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往往不亞于甚至超過我國南方地區一次大暴雨過程或者一次臺風登陸的災害。因此,有人將沙塵暴稱為“陸地臺風”。春季北京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居高不下,與風沙活動、沙塵暴有密切關系。特別是作為中國首都、國際知名大都市的北京,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被國際沙漠化會議列為受風沙危害嚴重的都市之一。

  然而,與所有的自然現象一樣,沙塵暴對整個地球和人類的影響,遠比我們現在知道的要復雜得多。
  最新的科學研究證明,沙塵暴形成的氣溶膠在高空中有全球循環的演變特點??茖W家把懸浮在空氣中、直徑在1微米至100微米左右的固體、液體微粒叫做“氣溶膠”,沙塵氣溶膠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沙塵氣溶膠通過三種途徑對地球環境產生重要影響。首先它像一把陽傘阻擋太陽輻射進入地球表面,也就是所謂“陽傘效應”;其次沙塵粒子還可以作為云凝結核影響云的形成、輻射特性和降水,產生間接的氣候效應,被稱為“冰核效應”;另外,最受科學家關注的是“鐵肥料效應”,認為沙塵粒子富含海洋生物必需的、也是海水中常常缺乏的鐵和磷,因而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長。在海洋中增加鐵可使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進而降低全球的溫度,而鐵則來源于大陸的沙塵。
  據中國氣象局中國沙塵暴網站介紹,撒哈拉沙漠塵埃伴隨大風上升氣流,能漂移到70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洲的亞馬遜地區;中亞等影響我國的沙塵暴,能夠影響到朝鮮半島、日本以及一萬公里之外的夏威夷;澳大利亞中部地區的塵埃,可輸送降落到3500公里外的新加坡。誰曾想,正是由于撒哈拉沙漠富含養分的塵土“入侵”亞馬遜河流域,才使她形成了廣闊富饒的熱帶雨林,而不是一望無垠的草原;中亞沙塵暴所提供的塵埃,形成了夏威夷與阿拉斯加之間極其豐富的漁業資源。大氣中大量含有沙塵微粒,不但能緩解下游地區酸雨的危害程度,保護地球生態環境,還能因大氣凝結核的增多,使下游地區降水量增加。日本名古屋大學太陽地球環境研究所教授松見豐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他們使用獨自研發的分析裝置首次證實,黃沙冰晶核帶有堿性,對防止韓國、日本酸雨的產生起著中和作用。
  目前,有關沙塵在大氣中長時間停留并在大范圍內輸送和沉降,對全球氣候和海洋沉積物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關注。
  不管如何,沙塵頻繁,表明沙漠化程度加劇,對誰的禍害都是不能容忍的。趨利避害,人類要互相幫助,受益者要關心受害者。

與種樹、種草相比,最有效的是騰出土地“休養生息”

  有一種觀點目前已形成共識,那就是:要完全消滅沙塵是不可能的。因為沙塵也是自然現象,只要有足夠的風力條件、天氣系統和充足的沙塵物質,沙塵天氣就會出現,而這些條件是不可能人為改變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類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沙漠化速度加快,人為擴大了沙塵源。
  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中國國家聯絡員劉拓指出,我國防沙治沙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一是我國沙化土地面積大,占國土面積的18%,治理任務重,適宜治理的沙化土地有53萬平方公里;二是已經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態狀況仍很脆弱,極易反彈。三是我國人口多,經濟壓力大,特別在沙區人們仍然需要部分消耗生態資源解決生計問題。四是我國為發展中國家,治理任務重和投入不足的矛盾還很突出。這些都說明,我國的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遠。
  是否多種樹就能防沙治沙?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認為,解決人的生存與出路才是治本。沙塵暴與中國大范圍的沙地草地退化有直接關系,對于退化草地的恢復應以發揮自然的力量為主。蔣高明提出了建設生態城鎮,以地養地,依靠自然力恢復草原生態系統的治理思路,即在有水分、電力、肥料、交通、技術等保證的地方建立少量的高效地,并進行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調整,騰出大量的退化土地進行封育,使其休養生息,借助自然力實現對退化沙地草地的生態治理。
  蔣高明的這一治沙思路可稱為“無為而治”。他認為,荒漠化治理不是科學問題而是管理問題。目前,我國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對退化的沙地草地植樹、飛播。但是這兩項經費支出的效果相對于大量的投資來說收效很小。如果將這部分經費用于圍封,建自然保護區及改善搬遷牧民的生活,騰出土地“休養生息”,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介紹,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蔣高明和同事們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巴音胡舒噶查進行了4萬畝的圍封實驗,灘地上的草本植物第1年就實現了全面恢復,植被覆蓋度達到了100%,第2年的效果更加驚人,草層高度達1.43米,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據當地牧民講,已經全面恢復到了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在群落演替上,植物種類由當年的雜類草向優質的禾本科草原發展。這是任何人工的力量都難以實現的。而在治理前,這里卻是牧民們分不出去的堿灘地。
  土是生命的溫床,有土就有生機。蔣高明認為,依靠土地自身的生命力繁育各類生命,進行生態治理,是目前最合理、最經濟、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