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的惡化,已日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影響社會安定的因素。而要全國改善環境質量,僅靠政府部門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要尋找廣泛的社會幫助,建立一種既有公眾參與又有政府法規的微觀機制。北京宣武區政府有關部門與民間組織北京地球村聯手建立的綠色社區試點,在這方面提供了新鮮的經驗。
宣武區綠色社區的建設就硬件而言是以實施垃圾分類為主,輔以節水、節能、綠化等設施;就軟件來講是將環境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建立社區層面的公眾參與機制,包括一個由政府各有關部門、民間環保組織、物業公司、居委會和居民代表組成的聯席會,一支起骨干作用的綠色志愿者大隊;一系列持續性的環保活動和一定比例的綠色家庭。該試點已得到政府環保部門及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曲格平先生的高度評價,這種新的社區管理模式如能進一步完善并在全國推廣,將對我國生態安全與社會安定發揮下述重要的作用:
第一,推動環保法制化進程。 中國諸多環境問題的癥結并不在沒有環境法規,而在于執法不力;而執法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則是缺少以社區為基礎的監督執法的機制。綠色社區的功能之一就是創造社區公眾能夠參與執法監督的條件。綠色社區的居民作為一個生存與共同的生態環境、有著共同環境權益的群體,他們是幫助和監督環境執法最基層的力量。它們既可以舉報有法不依的違法者,又可以監督執法不嚴的執法者,從而將公眾參與環境執法落到實處。 另一方面,居民在這各過程中學會懂法受法和用法律來調停解決一切環境爭端,避免了由于非理性的爭執對社會產生的不穩定因素。隨著環境的惡化及公民環境意識的提高,各種環境問題如噪音、水污染、固體廢棄物傾倒等等引起的爭端將會越來越多,由生態的不安全引起的社會不安定因素也會增加。及早建立社區環境管理體系和公眾參與機制,將公眾的環保熱情引上法制化的軌道,這無疑是保證生態安全和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的安全閥。
第二,加強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我國在環境經濟政策上的若干失誤難以避免原因之一是缺少公眾參與;而一些好的政策如節能燈、垃圾分類等不能實施,也在于缺少以社區為基礎的溝通。綠色社區的又一功能,就是創造了政府與民眾在環境問題上的溝通機制和交流渠道,使社區居民(無論是科學家、教師、企業家、工人、學生還是家庭主婦)有了直接的具體的渠道,表達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見解、建議,反映各方信息和意見并使國家環保總局已出臺的"公眾聽證會"等制度有了最基層的載體。通過這種持續性、常規性的交流渠道,一方面是政府廣泛吸收民間資源,增強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避免由于政策失誤而引起環境災難,以保證生態安全;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溝通不暢、積怨甚久而導致的不滿和矛盾,以保障社會安定社區層面的溝通,可以使大眾化消極的抱怨為積極的配合,變被動的等待為積極的參與,使公民在環保中的那一份責任與關注,成為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政策的強大助力和動力。
第三,普及綠色生活方式,提高民族素質。 我國以往的環保工作通常指兩個方面,一是污染治理,二是生態建設。綠色社區則拓展出"環保"第三方面的內涵,這就是綠色生活。如節能節水、垃圾分類、綠色消費、大眾交通、拒用野生動物制品等等,這就把環保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區文化,一種人人可以參與的行為和時尚。這種環境文明不僅減緩了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造就了與自然和諧的生活環境,也有助于創造"綠色市場",推動環保產業和建筑業、公交業、綠色食品業、回收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社區的環境文明也有助于精神文明,通過綠色社區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機制,使得彼此隔離的家庭之間經常為共同的環保事務而合作交流,增加居民的環境意識和文明素養,增進了鄰里感情,增強了社區凝聚力。綠色社區創造的,是一種即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環境文明為一體的綠色生活。這種社區文化無疑將對我國整體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環境文明建設,產生深刻的影響。
20世紀末以來,人類的環保運動逐漸朝著社區的層面滲透,各國紛紛尋找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模式,筆者有機會參加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托召開的有關可持續消費的國際專業會議并到過一些國家的社區參觀,據筆者所知,目前各國對此都處于探索階段,尚無統一的關于綠色社區的標準,也缺少比較成熟的經驗。我國宣武區綠色社區試點雖然還處于有待完善的初創階段,但已體現出很有潛力和價值的幾大特色:第一,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兼顧,尤其是軟件建設系統的建立;第二,民間與政府攜手共建,在不少國家,社區環保只是一種純民間的行為;第三,中國文化中珍惜資源、關隘后代的傳統與國際環保時尚的融合。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綠色社區,對于增強我國的國際環保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21世紀環境意識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明與素養,正如環境質量標志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和力量。不同于污染治理、生態建設那樣需要大量投資和技術,綠色社區的建設主要靠管理體制上的改進。當前中國的公民福利及社會服務由單位轉向社區的改革大趨勢以及公民參與環保的時代大潮流又提供了建立綠色社區的社會條件。盡快建立和發展綠色社區,必將使我國的環保走上新臺階,并在這個領域走到世界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