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將涵蓋整個海珠區
2012年11月16日
廣州日報訊 (記者倪明 通訊員城鄉偉、于璐)記者從廣州城市創新及新型城市化建設成果展獲悉,海珠生態城將擴容,涵蓋整個海珠區。
一期規劃建“一園五區”
海珠生態城最初規劃范圍為63.8平方公里。但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建議,海珠生態城的范圍應包括海珠區,而不僅局限于海珠區東部。昨日在展覽上亮相的規劃顯示,這一建議已被采納,海珠生態城范圍覆蓋全島,規劃范圍93平方公里。最終將成為以萬畝果林濕地為核心,具有嶺南水鄉魅力的以花城、水城、綠城為特色的生態城市樣板區。主要功能為生態濕地、會展商貿、文化休閑、科技創新、行政辦公、生態居住。
其中海珠生態城一期規劃范圍約63平方公里,包含琶洲地區、中軸線南段地區、萬畝果園和生物島四個部分,生態用地占55%,將形成“一園五區”:萬畝果園、國際會展區、文化行政區、都市觀光區、智慧創新區、濱水商住服務區。
規劃40公里慢行專用道
據海珠生態城的模型顯示,北到新滘東路附近,南到瀝滘村地塊旁整段有3~4公里的道路會成為下沉隧道,也就是目前的華快高架道路系統會大變,因避讓濕地而下沉到地下。
海珠生態城將構建“八橫七縱”的主骨架路網,南環、華快近期做生態化技術處理,遠期考慮南移或下穿南洲路線位。
形成地鐵網絡(10條地鐵,98公里長)、環島有軌電車(57公里,56個站點)、公交巴士三套公交體系,實現軌道站點500米覆蓋率大于70%,公交出行率大于80%(人均交通碳排放較全市平均水平降低30%以上)。
規劃40公里慢行專用道。54個慢行核(慢行系統興奮點),覆蓋面積約30平方公里。濕地外圍構建環路,設置8個主要截流換乘點。濕地內部結合綠道,構建陸上慢行和水上慢行交通,打造8條水上觀光線路,游線總時間約2小時。29個水上碼頭,每小時可接送游客2萬人次。
或改造17條城中村
據介紹,廣州市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海珠生態城的基本框架。保護恢復海珠生態城濕地。實現“清晨鳥叫醒,晚上數星星”的生活夢想,實現廣州“花城、水城、綠城”的城市理想。為此,海珠生態城將改造17條城中村,涉及村民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