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舉報電話不好打
2012年12月6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天津12月5日電(記者張國)遇到違法行為而求告無門,是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的苦惱之一。11月29日-12月3日,環保志愿者組成的“讓候鳥飛”全國護鳥公益網絡和環保組織“自然大學”測試了國家林業局及各地森林公安局的30多部舉報電話。志愿者分別在工作日和雙休日的白天、夜晚不同時間段撥打,測試能否撥通。
此次測試的是2010年公布的《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專項整治舉報電話一覽表》。結果,僅12個電話無需轉接就可舉報,有5個號碼不存在,16個晚間無人接聽,6個號碼白天也無人接聽。有些地方,志愿者打電話時“經歷了漫長的轉撥歷程”,才找到正確的舉報電話。有的電話,白天有人接稱是24小時值班,深夜或凌晨就已無人值守。
“讓候鳥飛”全國護鳥網絡協調人劉慧莉說,這證明這些林業執法部門尚未發現公眾舉報是保護力量的重要源泉。她說,公眾遇到相關線索往往會撥打“110”,但民警通常缺乏野生動物保護律知識,也缺乏野生動物救援方面的專業培訓,最適合的報警對象應是森林公安。
今年11月,一些環保志愿者在天津北大港濕地發現瀕危物種東方白鸛被人毒殺,當時國家林業局通過官方微博公布了舉報電話,但志愿者隨后發現,這個號碼屬于不具有林業執法權的中國林業科學院全國鳥類環志中心。
志愿者建議國家林業局設立全國統一的森林公安野生動物案件24小時監督舉報電話,且最好與“110”對接。他們還建議,每個縣級及以上地區的森林公安局,配備足夠的24小時全天候值班人員,以應對非法案件和野生動物緊急救援狀況。
此外,志愿者還發現,“只要開通了政務微博的地方,響應的速度就會比較快”。比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林業執法部門開通了官方微博,及時響應公眾舉報,效果良好。因此,志愿者建議縣級及以上森林公安開通官方微博,24小時應對網絡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