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氣污染”是指有害物質進入大氣,對人類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如果對它不加以控制了防治,將嚴重地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
大氣污染有的是由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則是由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煙塵、爆炸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為因素對大氣的污染是主要的,尤其是現代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對城市大氣造成的污染更為嚴重。大氣污染不僅與氣象條件有關,而且還是個熱門的環保問題,所以,人們對大氣污染問題越來越關注。
造成大氣污染的物質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臭氧以及煙塵、鹽粒、花粉、細菌、孢子等。距地面幾十米的大氣層,是人類和生物的生存空間。這一層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近年來,由于交通運輸業和工業的發展,排放出的大量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煙塵等與空氣中的一些物質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對人體十分有害的一氧化氮、臭氧、乙醛等新物質。
懸浮在大氣中的各種氣溶膠粒子,按其大小可分為降塵和飄塵。其中降塵的粒子較大,直徑大于10微米,且自然沉降率較快。飄塵粒子較小,直徑0.1—1.0微米,自然沉降率很小,所以懸浮在大氣中的時間較長。隨著粒子的減小,有毒元素的濃度將增加。
通常小于0.3微米的飄塵能直接吸入肺泡,如長期積累,會損害呼吸機能,引起哮喘、肺氣腫、矽肺和肺癌等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