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記者赴南極探究暖冬變極寒
2012-12-24

 記者赴南極探究暖冬變極寒

2012年12月24日 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目前北半球出現極寒天氣的現象,國際上主流觀點認為,此次極寒天氣是全球變暖現象造成的。因為全球變暖,太平洋的海水夏季吸收了很多熱量,冬季時很難凍冰,繼而影響了北極地區的氣壓和環流變化,導致極寒天氣。而全球變暖,又會使南極冰川融化。
  
  揚子晚報記者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歷時半個多月,六次登陸南極大陸及島嶼。親身體驗南極的氣候。其實,南極就好像是大自然安放在地球上的一個巨大“智能冰箱”。這個大“冰箱”調節著地球的氣候環境,要是氣候變暖了,南極冰蓋就利用增加冰雪物質的消融去更多地消耗氣溫升高帶來的熱能,而當氣溫升高時,冰川脆性減弱,黏滯度增大,更能長久地與冰蓋主體保持連接在一起的整體,抗氣溫升高。
 
  小資料
  
  21日冬至,代表最冷的冬季來臨,當我們對南京0℃以下的溫度倍感寒冷時,有一個地方卻以這樣的溫度迎來它的夏季——也只有這個季節,它附近的洋面融冰,船只才能劃冰前行,普通人才能登陸。除此以外的其它季節,它的溫度都在零下四五十度,最低達零下八十多度。這就是離中國最遠的大陸—南極。
   
  南極,是世界地圖最下面那白花花的一大片冰雪大陸。對這個年均零下20℃冰原大陸的好奇與探索的夢想,以及挪威“前進號”郵輪開辟首次華語地區南極包船的機緣,催生了記者的這次行動。
  
  從地圖上看,通向南極最近的路徑,就是從南美洲阿根廷的烏斯懷亞登船。先向烏斯懷亞出發!這里是中國能飛到的最遠的城市,被稱為“世界最南城市”。從上海出發一路向西向南,12個小時飛到德國法蘭克福,再轉機飛行14個小時,至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里斯,再從這里轉機,飛行3.5個小時,終于抵達烏斯懷亞,空中旅行需要兩天兩夜48小時!
  
  在阿根廷火地島的烏斯懷亞,記者登上目前前往南極并可以登陸的最大級別的探險級郵輪“前進號”,記者住在右舷3樓,是這艘豪華郵輪中的經濟艙。從艙內的窗戶看,黑色的波濤由遠處滾滾而來,打到船舷后猛烈彈起,掀起的白色浪頭已越過我們的艙位。記者也像坐過山車一樣,心一會兒拎起,一會兒放下,約35個小時的航行,這樣的狀態要一直持續!
  
  事后記者才知,因為暈船,許多人硬是不吃不喝在床上趴了30來個小時,最嚴重的竟多次掛水,一次就花了3000挪威克朗,約等于3000元人民幣。
  
  “智能冰箱” 南極就像“智能冰箱”,調節著地球氣候
  
  記者此次南極之行在南極停留了四天,四天只有一天狂風怒吼,氣溫在零下6℃,人似要被風吹倒,其它三天都風和日麗,氣溫在0℃左右,并沒有給記者以更多的極寒體驗。甚至有同行的團友特意赤膊在雪地留影,好像要以此證明和抗議“全球天氣變暖。”這是寒極和風極的南極嗎?探險隊員們說這純屬幸運。普通人到南極能否順利登島是望天收的,只要氣候異常或有潛在危險,探險隊就會取消登島。
  
  在體驗到南極的好天氣后,有人提出是否與“全球變暖使南極冰川融化有關嗎”?記者在出行前看到有電視臺播發了一部有關南極冰川完全融化的片子,有學者給出非常可怕的計算,如果面積1300萬平方公里、厚度2000-4000米的南極冰蓋融化,海洋洋面將上升50-70米,地球上許多海洋國家、沿海城市將面臨“沒頂”之災。網上還有人就此畫出南極冰川融化后的新的“世界地圖”。
  
  對此說,與記者同行的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所研究員、著名冰川學專家張文敬先生不以為然。他告訴記者,據他們的多年研究,由于南極冰蓋屬于大陸型冷性冰川,活動層以下的冰溫都在-30℃以下,要讓如此低溫的冰體融化解體,首先要依靠升高的氣溫將厚達幾千米的冰川冰溫度從零下30多度提升到融點溫度即零溫狀態,此外還需要更多的熱量將0℃的冰化成0℃的水。南極就好像是大自然安放在地球上的一個巨大“智能冰箱”。這個大“冰箱”調節著地球的氣候環境,要是氣候變暖了,南極冰蓋就利用增加冰雪物質的消融去更多地消耗氣溫升高帶來的熱能,以免地球變得更熱;而同時,當氣溫升高時,冰川脆性減弱,黏滯度增大,更能抵抗由于海水頂托作用下的斷裂威脅,更能長久地與冰蓋主體保持連接在一起的整體,這對于冰蓋體的冷能儲備,抗氣溫升高而增加消融強度的能力無疑是有所裨益的。所以,正是由于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的存在,盡管全球氣溫在升高,但冰川是不會完全融化的。
  
  張文敬還說,無論羅斯冰架,還是所有的南極周邊陸棚冰,受海水的浪蝕和頂托作用終究是要脫離南極冰蓋主體而融入大洋之中的。不論氣溫升高還是降低,它們都要緩慢地、不間斷地沿著這條運動學的法則走下去,由此控制著冰蓋自身的規模并不斷地向大洋補充著水源。
  
  此外,有關南極冰川在增加還是在融化的爭議也不斷。位于東南極洲的澳大利亞戴維斯科考站鉆取的冰核顯示,冰的厚度達到了1.89米,而自1950年代科考站建立之后冰的平均厚度是1.67米。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一份報告中指出,南極“最近幾十年氣溫大幅下降”。美國宇航局指出,冰川崩解屬于自然現象。
  
  張文敬對我們說,對地球上類似南極“智能冰箱”的大自然自動調節功效,我們要有信心。

  前進號駛近南極半島后,浮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不一會,就看到一些覆蓋著冰雪的島嶼,綿延起伏。又過了一會,在海上航行完全沒有信號的手機突然響了,短信接踵而來,原來前進號已接近位于西南極洲喬治王島上的菲爾德斯半島上的中國長城站,長城站是我國為對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而在南極洲設立的第一個常年性科學考察站。
  
  離開前進號換乘登陸艇,在浮冰間穿行,不一會就靠岸了。白茫茫的雪地上,除了長城站那醒目的建筑物上的五星紅旗外,就是地面上的一面面小紅旗,那是探險隊員先行來到這里做出的標識。
  
  最讓記者感到親切的,是長城站的汪站長帶著他的3位同事,已站在登陸點迎接我們一行。他們剛剛越過了漫長晝夜冬季,見到我們的興奮和熱情程度似乎不亞于我們見到他們。記者從背包里抽出一條早已準備好的紅色條幅,站長看到,頗為警覺,忙問上面寫的是什么。他說:“我們有規定的,不能隨便做廣告。”可他一看到是“揚子晚報”四個字時,立即樂了:“拿揚子晚報合影可以。”一邊的幾位長城站隊員都主動上來合影,他們自我介紹說,雖然都不是江蘇人,但全都知道“揚子晚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