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福建省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2-12-26

 福建省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2年12月26日   來源:福建日報

  隆冬時節,北國早已千里冰封,閩山閩水卻依然青翠秀麗。

  綠色,已然成為福建最亮麗的底色。

  福建省森林覆蓋率達63.1%,連續35年居全國第一。至11月底,今年福建省造林綠化任務完成,福建省造林綠化331.8萬畝,占任務110.6%;

  同時,福建省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25萬畝,占任務的112.5%。其中,22個重點縣(市)完成150.53萬畝,占任務的105.5%。福建省12條主要河流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的水質比例為95.6%,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水、大氣、生態環境保持全優。第三季度,全省23個城市,空氣質量為優的16個,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個。

  一增一減,山清水秀長伴你我身邊

  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70.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1.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

  主要污染物減排穩步推進,據環保部門預計,相比去年,今年化學需氧量將減排1.5%,氨氮減排1%,二氧化硫減排1.5%。

  一增一減,意味深長。

  優良的生態,是福建的燙金名片,更是福建發展的最大優勢。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在去年完成造林綠化701萬畝的基礎上,今年我省下達300萬畝任務。其中,200萬畝是山下造林,面積首次超過山上造林,拓展了生態環境的承載空間,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1.39%。

  同時,今年福建省完成森林撫育800多萬畝,封山育林742萬畝;造林綠化樹種由傳統的杉木、馬尾松、桉樹等少數幾種,增至40多種;由單一綠色為主,向綠化、彩化、香化、花化、優化轉變……

  在閩工作時親自指導長汀治理水土流失的習近平,去年對長汀治理水土流失經驗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及時部署加強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省領導分別掛鉤聯系22個重點縣(市),全省水土保持專項經費預算從每年3060萬元追加到3.3億元。

  治理汽車尾氣排放成為城市環保重中之重。今年起,福建省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淘汰黃標車等高排放老舊機動車。同時,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加強排氣檢測和環保監督管理。目前,9個設區市均已開展機動車環保標志核發,不貼環保黃綠標不得上路。

  目前,福建省已有15個縣(市、區)基本達到國家生態縣(市、區)指標要求,部分縣(市)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驗收或技術核查,597個鄉鎮通過省級考核驗收,4672個村通過市級以上生態村考核驗收。

  “以前村民經常把垃圾隨意倒在河里,現在有了專門的垃圾箱,又有專人清運,村里人再也不亂扔垃圾了。”泰寧縣長興村村民張大爺說,“以前污水亂流,臭氣熏天,如今家門口就有污水處理站,生活環境干凈多了!”

  山更青,水更秀,空氣更清新,美麗福建帶來的幸福,讓每一個人感同身受。

  機制創新,建設美麗福建的內生動力

  一系列政策制度的保障,是建設美麗福建的內生動力。

  從2010年開始,福建省委、省政府將環保監管納入領導干部年度政績考核內容,在全國率先推行環保“一崗雙責”,未完成環保任務“一票否決”。

  今年2月1日起實施《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和重點流域干流、一級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圍內開采礦產。對未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的工業集中區,地方主管部門有權暫停審批建設項目。

  2010年,福建省政府下發被稱為國內最嚴厲的皮革整治政策――《關于加強皮革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換來皮革業的華麗轉身,成為環保政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典范。今年,福建省皮革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可比2008年下降20%。

  福建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循環經濟3R原則,重點在資源開采、能源消耗、廢棄物產生、再生資源利用、社會消費等環節探索新路,扎實推進宜居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同時,我省充分利用財政杠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力度,出臺一系列支持生態保護和補償的措施,設立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安排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資金、造林綠化資金、省級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等。2012年,這些資金規模達21.86億元。

  生態保護機制不斷完善。11月,福建省財政廳出臺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辦法,在已有支持生態保護的各類專項資金存量不變的基礎上,從2012年起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集中財力,重點加大對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的補助力度。

  不久前,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山海協作的八條意見》,擬設立省級生態保護轉移支付資金,加大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生態補償力度;在符合環境承載力要求的前提下,山區在沿海落戶的項目和山區在沿海設立的共建產業園區,允許調劑使用山區的排污總量指標。

  富民宜居,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

  建設中的潭山公園廣場位于建陽市黃金地段。這里原是商業旺鋪,如用于商業開發,可拍得上億元。但是,建陽毅然決定在這里建設供市民休閑娛樂的綠色空間;

  地處閩江源頭的建寧,也把一塊商業旺地用作建設園林景觀。2007年以來,建寧縣城的綠地面積,平均每年增加1萬平方米以上。

  綠色理念入心,生態文明建設正融入我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福建省生態文明研究會主任廖福霖說,“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是實現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的有機統一,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治理環境與改善民生并舉。”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為妥善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我省在服務五大戰役、滿足重點項目建設用林用地需求的同時,強化“三沿一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重點水土流失區等重點生態區位的森林保護。目前,全省劃定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4290萬畝,占林地總面積的31.3%;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28個、省級森林公園128個;建立自然保護區85處,面積1248萬畝,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8%;森林生態效益的價值超過7000億元。

  福建省涉林人口約占農民總量的3/4,林業已成為林區、山區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林改,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讓林農科學利用森林資源,少砍樹、不砍樹也能致富。今年1-8月,全省農民人均涉林收入同比增加325元,對農民增收貢獻率約25%。

  生態文明建設新一輪號角已吹響。明年,我省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確保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400萬畝,治理1000個崩崗和12萬畝坡耕地;開展180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整治;全面完成寧化等8個原中央蘇區縣國家水保重點建設工程;造林綠化300萬畝,森林撫育200萬畝,封山育林200萬畝。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