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再生資源地圖問世
2013年01月15日 來源:北京日報
國際可再生資源組織13日發布全球首個清潔能源地圖集,內容為一些國家的潛在可再生資源。
國際可再生資源組織為期兩天的年度會議當天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開幕。這一組織說,地圖集依據全球一些研究所和私人公司提供的數據和地圖,有助于一些國家獲知它們的潛在可再生資源。地圖集眼下僅提供太陽能和風能信息,2013年至2014年期間將擴展到其他一些形式的可再生資源。這一組織的網站提供在線地圖集。
這一組織說,地圖集有助于一些尋求投資新市場的公司。
大會期間擔任主席的丹麥能源大臣馬丁·利德高說,預期針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今后10年將大幅增加。地圖集有助于公司做出正確決定。
國際可再生資源組織主管阿德南·阿明說,到2014年前,地圖集內容將包含生物能源、地熱能源和海洋能源的信息。地圖集將有助于全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在2030年前增加一倍。22個國家已經參與繪制地圖集,更多國家預計在今后幾個月內加入。
中國計劃年內“入列”
中國代表團13日在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宣布,中國計劃于今年正式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通過加強能源利用技術領域的國家間合作,促進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建立。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第三次全體會議13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為期兩天,中國代表團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會議。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說,中國希望通過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切實推進全球可再生能源技術合作,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能源利用成本,促進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干事阿明·阿德南對中國政府這一決定表示歡迎。他說,中國是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領軍者之一,為降低可再生能源技術費用做出了巨大貢獻,許多國家在與中國的能源合作中獲益匪淺,中國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無疑會推進全球可持續能源目標的實現。
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在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加快新能源開發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卓有成效,目前中國的風能發展居世界首位,裝機容量超過6300萬千瓦;太陽能設備制造能力和技術也居世界前列。他表示,中國需要向世界展示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成果,分享經驗,加大合作。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報告,2011年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投入的資金達522億美元,同比增加17%,占發展中國家年度總投資額的58.5%。
總部設在阿聯酋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第三次全體大會13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阿聯酋代表在會上宣布,總統謝赫哈利法正式批準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部設在阿聯酋協議。這是首個總部設在中東地區的國際組織。
該協議的批準和執行將有助于鞏固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影響作用。
阿聯酋“馬斯達爾”執行主席兼國家能源事務和氣候變化特使蘇爾坦·艾哈邁德·賈比爾說,該組織作為首個在阿聯酋享有一切特權的國際組織也反映了阿聯酋作為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心的領導地位。
國際可再生能源總干事阿明·阿德南說:“批準這個協議,以及眾多國家的部長、官員和決策者出席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年會,是體現該組織作用的一個里程碑。這也代表了可再生能源時代的到來。”
會議還推出世界第一部全球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分布圖冊,對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資源進行評估和分類。會議期間,與會的各國領導人還將為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比例中的份額制定“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