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發現原生態雨林
2013年01月17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日前,珠海致公黨為“兩會”調研期間發現,三灶欖坑村十三畝山和烏沙山上,有一片“原生態”的溝谷雨林。但大量或有百年樹齡的珍稀古樹名木慘遭盜伐。附近一些施工老板也對復綠整治的禁令牌視而不見,大肆偷挖山體取土。
調研提案發現原始森林
這片雨林位于珠海三灶欖坑村十三畝山和烏沙山上,占地約3000多畝,是珠海致公黨在進行提案調研時發現的。山上樹木參天。潤楠(國家二級珍稀保護植物,分布最廣)、秋楓、五味子、樟樹、白桂林(國家重點保護瀕危植物)、嶺南山竹子和厚葉算盤子等名貴樹種隨處可見。最粗的樹直徑1米,周長4米。據此估算,很多樹木的樹齡可能都超過百年,最老的估計樹齡超過300年。
欖坑村一許姓副村長稱,百年古樹目測應有上百棵。此外,在十三畝的山上,生長緩慢、對環境要求很高的厚葉算盤子,足有上百棵,在野外集中連片分布,很是少見。
有生物學愛好者表示,珠海位于臺風多發區,大部分山體又都是由花崗巖組成,不適合喬木生長。所以,珠海的黃楊山、鳳凰山等名山上幾乎很難看到大型喬木,均以雜亂的灌木叢為主。
據調查發現,烏沙山和十三畝山山勢低洼,且前后均被兩座大山遮擋,阻擋了臺風侵襲,給古樹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但驚喜過后,調研人員發現,這兩座山正遭到嚴重破壞。
慘遭挖山取土盜伐名木
兩座山附近是航空產業園。有私人老板為完成填土工程,就近大肆偷挖山體取土。山腳已近乎被推平,山上被挖得千瘡百孔。三灶鎮政府在山腳下安了“大洋山復綠整治點,此處是林地,嚴禁進行任何非農業性的建設性開發”大型標識,但掘土車輛置若罔聞。
原生態珍稀“古木”還面臨盜伐者的威脅。十余平米的山體上,有五株樹木被盜伐后只殘留了坑洞。有生物愛好者猜測,被盜伐的是五味子,應有幾十年樹齡,市價8萬—10萬元。這種景觀樹體形優美,很多富豪喜歡種在家里。但五味子生長緩慢,稍粗一點的都要長好幾年,市場少見。還有棵香樟剛被切成幾截,尚未運走,直徑近0 .5米。“樟樹生長很緩慢,要長成這么大,需300年以上。”有生物愛好者說,樟樹質地堅硬,又能驅蟑螂,是高檔家具的重要原材料。樟木家具市價至少萬元以上。山路口,有棵潤楠剛被斬斷運走。據稱,潤楠比樟樹還長得慢,質地更堅硬,耐腐蝕,經濟價值極高。短短一個上午,調研人員就在山上發現了十余處被盜伐、盜挖的痕跡,涉及每個珍貴樹種。
欖坑村:亟待上級部門支持
欖坑村負責人稱,這幾年,被盜伐的百年生古木有十幾棵。他說,欖坑村自發開始保護珍貴樹木的工作,他們每年花十幾萬元,聘請5位護林員和綜治隊員巡山。但自聘護林員和綜治隊員沒有執法權,碰到盜伐者也無能為力。村里還在山的出口安裝兩個監控攝像頭。但盜伐者一般都是深夜作案。有張姓村長說,單靠村里防范樹木被盜伐非常困難,亟待上級政府部門支持。
林業局:調查屬實就發身份證
珠海金灣區林業局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此前并未接到欖坑村的兩座山上有大量百年珍稀古樹的報告。如果調查屬實,珠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所將會對古樹進行登記,發放“身份證”和GPS定位裝置進行保護。如果有人盜伐、移動,都能及時發現。
珠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所所長何奕雄表示,對樹木的鑒定,特別是年份的鑒定很復雜,需要很強的專業性。該所近期將現場調查,確定樹木的品種和年份,并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如果有這么多原生態的樹木集中分布在一座山上,是非常值得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