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格監管象牙加工貿易
2013年03月04日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董冠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十六屆締約國大會3日在泰國曼谷開幕。就本次會議多方關注的焦點象牙貿易,中國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業務負責人4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了中國象牙加工、貿易的監管保護進展,并表示中國將重拳出擊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中國歷來重視大象保護,嚴格監管象牙制品加工銷售。資料顯示,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已對境內亞洲象、非洲象啟動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管理,并于2003年實行象牙原料登記注冊、定點加工、銷售及專用標識管理,建立專門信息系統對象牙原料及制品的保存、加工、銷售進行追蹤管理。
除了嚴格監管合法加工、貿易,中國還在立法、執法、國際合作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打擊象牙非法貿易,包括對所有象牙制品進出口采取證明書查驗放行,并對走私者設定最高至終身監禁刑役。
事實上,中國政府2013年伊始即重拳出擊保護包括象牙在內的瀕危野生動物及制品。今年1月6日-2月5日,中國首次牽頭組織代號為“眼鏡蛇行動”的跨洲瀕危物種聯合緝私。
此次緝私活動共破獲200多起走私瀕危物種案件,繳獲6.5噸象牙及制品、22根犀牛角等野生動植物制品。其中,中國繳獲象牙及制品200多千克、犀牛角10根、穿山甲片近50千克等。行動期間,中國查獲案件數、逮捕嫌疑人數均達到全球總數的1/3以上。
對于目前中國象牙合法交易的現狀,這位負責人表示,嚴格監管下的象牙制品加工銷售合法渠道,實際上有引導合理需求以遏制非法象牙貿易的作用,并兼顧了對人類文化遺產象牙雕刻工藝的保護與傳承,希望用人類的智慧實現可持續利用和協調發展。
就目前中國仍存在出售無專用標識象牙制品現象,這位業務負責人指出,雖不排除存在上述個別現象,但有些組織明顯存在夸大、渲染、炒作的情況,其調查信息的真實性沒有得到核實,參與調查的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也無從考證。由于鑒別象牙真偽要求較高的專業鑒定能力,目前許多店鋪所售“象牙”實為對肉眼足以“亂真”的猛犸牙、樹脂仿制品。
“對象牙保護的真正關注,應該體現為執法合作精神”,該負責人告訴中新社記者說,各媒體、組織、公眾應在發現非法行為或活動時盡快舉報、提供信息,協助政府及時查處、打擊。此外,不應以非法個例否定中國在加強對象牙及其制品執法監管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