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國內生活辦公垃圾浪費驚人
2013-03-05

國內生活辦公垃圾浪費驚人

2013年03月05日  來源:雅虎公益

  未開封的A4打印紙、嶄新的玩具、八成新的電器家具、沒破損的衣服,都出現在垃圾堆里。近日,記者走訪天津、四川、甘肅等地,發現垃圾堆里的浪費十分驚人,大量有價值的物品被丟棄。專家指出,這樣的“未富先奢”,暴露國人不合理的消費習慣,也凸顯舊物回收體系的缺失。

  2月19日,記者來到天津市南開區一家廢品收購站,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春節后送來的頭幾批廢品里有不少高檔的包裝盒、高檔酒瓶,有的高檔水果都沒開封就整箱整箱扔了。”

  據了解,每年春節前后,都有大量物品被丟棄,其中有不少都還是能用的。

  在甘肅省蘭州市的天慶嘉園小區,記者看到一位女士將幾個小巧精致的玩具塞進了垃圾箱。這位女士告訴記者:“孩子每年都嚷嚷著買新的玩具,這幾個是半年前買的,又扔掉了。”

  記者又來到蘭州市東崗小區,一位拾荒者正大口大口啃著剛剛撿到的油條,他身邊的垃圾桶里敞開著一個塑料袋,里面裝著好幾根油條。不一會兒,他又從垃圾堆里扒拉出一瓶沒有打開過的礦泉水,用袖子擦了擦,小心地收進口袋里。

  在不到半天的時間里,記者親眼目睹了垃圾堆里躺著的各種“寶貝”:沒有拆包裝的電池、完整的作業本、八成新的電腦鍵盤、還能使用的舊手機、漂亮的玩具車等。從河南農村到蘭州來打工的高大姐告訴記者,她經常會撿到一些沒有開封的食物,她家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從垃圾堆里撿到的。

  在蘭州市西固區幸福小區的4個垃圾站,記者發現,3個垃圾站都有居民遺棄的衣物,而這些衣物大都沒有破損。在一處垃圾回收點,短短兩個小時就有3人丟棄衣物。負責清潔工作的李大姐說,每天都有兩三堆扔掉的衣服。

  “我們也覺得十分可惜,很多垃圾都是能被回收利用的,送到這里就只能被處理掉了。”環衛工孫師傅告訴記者。

  辦公垃圾里淘出“值錢貨” 在回收的廢品當中,能找到九成新的打印機、沒用過的A4紙。

  一家廢品收購站的老板向記者透露,辦公垃圾也是浪費的“重災區”。

  陳興才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書院街一家廢品收購站的老板,他在縣城做廢品收購已經有6年多了。他每隔幾天就會開著小貨車去縣里的商務區和幾家大企業跑一跑,幾乎都能“滿載而歸”。

  “經常能發現成捆的打印材料,干干凈凈的,我就直接拿回家里給孩子做草稿紙了。”陳興才說,去年年底他從一棟寫字樓收了一堆報廢的辦公用品,發現里面有一臺九成新的家用打印機,轉手就賣了100元。還有一次,他在廢紙堆里發現大半包沒用過的A4紙。

  通江縣鐵佛鎮的李發全是騎著三輪車收廢品的個體戶,他告訴記者,最好做“生意”的地方就是寫字樓,有大量值錢的廢品:只用過一面的打印紙、廢舊的電子用品等……“前些天有個公司開年會,垃圾里有一包一包的蠟燭、嶄新的賀卡和年畫!”

  “要是自己家的東西,誰會這么浪費,可要是公家的,就不心疼了。”穿梭在寫字樓間“尋寶”時,李發全這樣推測那些“慷慨”地扔出垃圾讓他撿的人。

  大年初六,四川巴中市的退休教師常田榮收到學生送的一瓶保健酒。“四兩酒,用這么大禮品盒,多浪費!” 常田榮拿出酒盒給記者看,暗紅的木質盒面上鑲滿了亮閃閃的金屬條框。

  常田榮說,逢年過節,收到的禮品包裝越來越精美,可也沒什么用,最后都到了垃圾堆里,看著真是心疼。

  復旦大學廣告學系講師王迪分析,節日前后往往是浪費最嚴重的時候。中國人講究人情往來,可很多禮物把重點都放在了包裝上,沒考慮實際的需求,結果造成節日后每家都堆了大量用不到的東西,最后只能扔掉。

  “過度消費”催生“過度浪費” 追逐流行導致大量購買,無處回收只能選擇丟棄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中國并不富裕,許多貧困地區還面臨著物質匱乏的狀況。為什么好端端的物品會被當作垃圾丟棄?

  專家分析,這一方面與國人的消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凸顯我國閑置物品回收體系尚不健全。

  去年的衣服還沒穿舊,今年就又出了新款;iPad2剛剛用熟,新的產品就又發布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對許多人來說,跟著流行走,也是強勁的消費需求。一來二去,就攢下大量閑置物品。

  在國企工作的小蘇說,她的老公自稱是個“數碼達人”,現在家里已經有iPad1、iPad2、iPad3和iPad mini,還有5臺筆記本電腦和3個舊手機。

  “出了新的就想買新的,覺得舊的不好用了,其實都是還能用的東西,也沒有地方處理,扔過幾個舊手機,覺得挺可惜的。”小蘇說。

  王迪認為,現階段人們的消費需求迸發,特別容易受到商業營銷信息的觸動。消費文化倡導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購買,新的款式、新的流行被不斷制造出來,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垃圾”。“過度消費不改變,浪費現象就難以根除。”

  專家也指出,在現代消費趨勢下,指望人們像過去一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顯然并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整個社會的舊物回收體系“阻塞”,人們沒有更好的渠道處理舊物,往往只能選擇丟棄。

  27歲的電視臺編導小陳告訴記者,“我每季都會買新衣服和鞋子,有些舊了或者過時了就不想穿了,但是又沒有地方可以捐贈或者處理,扔了又可惜,只好堆在家里,堆不下的也扔過幾次。”

  降低垃圾“含金量” 引導人們理性消費,完善閑置物品回收體系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黎認為,遏制“奢侈的垃圾”現象,一方面要引導人們養成理性消費、勤儉節約的習慣;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整個社會的閑置物品回收效率,把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重新換回合適的地方,才能降低垃圾堆的“含金量”。

  與國外相比,我國閑置物品流通體系還很不健全。由于回收價格過低,又缺乏行業激勵政策,廢品回收行業近年來還出現了萎縮。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專家建議,政府機構或者社會組織應該承擔起舊物回收的功能。比如,在社區設立兒童娛樂中心、社區圖書館,實現舊玩具、舊衣服在社區內循環;設立網絡交換平臺也是切實可行的途徑。

  據了解,北京一些社區和環保組織已經開始推出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兌換積分的活動。人們分類回收一定種類的生活垃圾,積累到一定積分即可換購肥皂、手紙,還可以買到打折的節能燈。

  針對廢舊商品回收中存在的“梗阻”,天津市有關部門在不久前發布了意見,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居民社區與回收企業建立廢舊商品定點定期回收機制,支持利用多種方式開展預約回收和交易,嘗試押金回收、以舊換新、設置自動有償回收機等方式實現回收途徑多元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