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公開賣
2013年03月11日
魚柜明顯位置標明中華鱘中華鱘被稱為“活化石”,生活在長江流域,因數量稀少,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般人很難見到。
前晚(03月09日),家住石油路的許先生應朋友之邀,到大坪九坑子順水魚館用餐時,卻意外發現菜單上有中華鱘128元/斤,餐館陳列的魚柜上也標注著中華鱘字樣,里面有幾條魚約半只手臂大小,從外形上看,與網上的中華鱘圖片極為相像。
這是真的中華鱘嗎?能不能公開售賣?許先生向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進行了反映,希望能查明真相。
昨日中午,重慶晚報記者趕到順水魚館,以食客身份要求訂餐。菜單上的“淡水活魚”一欄上,清楚標明“中華鱘128元/斤”。
“這里居然還有中華鱘呀?”面對疑問,服務員解釋,中華鱘很出名,非常適合宴請貴客,店里一天要賣8條以上,以包房定做為主。
隨后,她將重慶晚報記者帶到魚柜前,右上方的顯著位置上標明:中華鱘128元/斤,上方還有“特別推薦”字樣。里面的鱘魚外形和顏色,確與網上流傳的中華鱘照片極為相似。
“賣得很好,每天要賣20多斤。”撈魚師傅稱,目前店里的中華鱘打6折,只需76.8元/斤。
“中華鱘好像不可以買賣喲?”面對質疑,撈魚師傅表示,這些魚均為人工飼養,可以賣,不存在任何問題。
重慶晚報記者隨即表明身份。一位唐姓廚師長表示,店里的鱘魚雖然叫的是中華鱘,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華鱘。渝中區西三街水產市場就有賣,餐廳有固定的進貨渠道和供貨商。
“賣這種魚和一般魚沒啥區別。”他表示,店里的中華鱘是人工飼養的鱘魚,不需要辦相關的特殊經營許可證。
大家都叫中華鱘 一斤20元不講價
在西三街水產市場,重慶晚報記者走訪發現,有3家經營戶在賣所謂的中華鱘,與順水魚館里的鱘魚外形十分相似。
一家名為“孟三水產”的經營戶介紹,這種鱘魚是人工養殖的,市面上大家都叫中華鱘,“聽起來高檔一些。”
“賣這種魚需不需要辦證?”他回答:“不需要,如果有檢查,說是人工養殖的就行了。”
“啥子價?”“20元/斤不講價。”
市漁政處李姓負責人表示,中華鱘是鱘魚的一種類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一般鱘魚有很大區別。目前野生中華鱘在國內非常稀少,即便是人工繁殖也并不多見。
“目前市內沒有一家獲得特許經營資格的單位。”他說,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無論是野生或人工養殖的中華鱘,皆不準經營及販賣,如要特殊養殖,必須獲得農業部門的許可。
該負責人表示,“鱘魚也叫中華鱘”有混淆視聽之嫌,可能是商家營銷噱頭,其實是俄羅斯鱘、雜交鱘冒充。
中華鱘須嚴格管控
市面上不可能出現
“市面上不可能出現真正的中華鱘。”市農委法規處顏姓負責人強調,鱘魚分很多品種,中華鱘是特指生活在長江流域,受國家保護的魚類,需根據在不同領域的需要,辦理特殊許可證,在飼養、運輸和經營環節都必須受到嚴格管控。
他表示,餐廳里所謂的中華鱘須由專家認定,若是列入保護動物的鱘魚,則需在市農委備案,辦理相關的特殊許可證。
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要先權威認定品種
渝中區工商分局工作人員表示,餐廳菜單和魚柜都清楚標明是中華鱘,是否涉嫌誤導消費者和虛假宣傳,必須先經漁政部門對品種進行權威認定。
若餐廳真賣的中華鱘,無論人工或野生,都是不被允許的。若認定只為一般鱘魚,并非市民常識中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餐廳實際宣傳和經營情況不符,則可能涉嫌虛假宣傳。市民可向當地工商部門反映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