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植入人腦細胞后變聰明
2013年03月12日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新研究發(fā)現,把人腦細胞植入老鼠體內可使這些動物更快學習新事物。科學家表示,他們把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膠質細胞植入動物體內,發(fā)現這些人體細胞影響動物大腦的通訊能力。他們說,這一發(fā)現可能對了解人腦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研究人員認為,星形膠質細胞的進化可能是眾多造成人類發(fā)展中更高認知功能和使人類不同于其他物種的關鍵事件的其中之一。這項新研究的負責人、羅徹斯特大學醫(yī)學中心神經專家史蒂文-高曼表示:“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究最早證明了人體膠質細胞具有獨特功能優(yōu)勢。”
這些發(fā)現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直到最近才被認為是“管家”細胞。該發(fā)現還可能表明膠質細胞在疾病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曼說:“這一重要發(fā)現還向我們提供一個有助于研究大量在形成過程中膠質細胞扮演角色的疾病的全新模型。”相比其他物種,人腦中的星形膠質細胞更多、更大和更具多樣性。
在人體內,星形膠質細胞個體以許多可同時連接大量神經細胞的纖維呈現出來。尤其在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觸中,兩個相鄰的神經細胞連在一起。所以相比老鼠而言,人體星形膠質細胞個體調整數千個突觸活性的幾率更大。正是這一觀察結果才使科學家產生進行這項研究的想法。他們發(fā)現,人體星形膠質細胞可能在調整更高認知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實驗中科學家把膠質細胞植入老鼠體內,結果顯示這些細胞影響潛在的神經活動模式。高曼說:“我們擁有先進的認知處理能力,不僅是因為我們神經網絡的大小和復雜性,還因為取決于膠質細胞的功能性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