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憑借自己復雜的社會行為和搖擺舞,一直被認為比一般的昆蟲聰明,但是,據《新科學家》25日報道,科學家新近發現了一種遠比蜜蜂聰明的昆蟲———孔蛛,它是跳蛛的一種。這種爬行昆蟲不但能思考、能籌劃,而且還能學習,不斷通過試驗糾正自己的錯誤,有人說它擁有讓人震驚的意識。此前,人們從來沒有想過昆蟲和蜘蛛也是擁有“近似思想”的動物。
孔蛛屬于跳蜘科,靠吃其他蜘蛛為生。全世界已知跳蛛約有5000種,其中孔蛛有20種。這是一種奇怪的昆蟲,看上去更像一塊樹皮,令人驚訝的是,看到獵物,它不是立即撲上去,而是先停下來,“思考”片刻,然后沿著自己認為的最佳路線發動突然襲擊,這種襲擊成功率極高!最近,孔蛛成了動物認知領域里的重要研究對象,神經科學家說,過去低估了孔蛛的這種能力,這是無脊椎動物所不具備的一種能力。
孔蛛的誘騙能力讓人驚嘆,幾乎每個被它盯上的對象都難以逃脫。
孔蛛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將其他蜘蛛引出它們安全的蛛網,在一個蛛網的邊上,孔蛛會使出各種招術,它會晃動那些絲線裝成掙扎的昆蟲或者入侵的敵人,如果它遇到的是一種它以前交過手的蜘蛛,它會知道使用哪一招來對付;如果遇到的不是它曾經見過的蜘蛛,它會拿出它所有的絕招,可能會輕輕地碰觸絲網,也可能會用力晃動絲網,或者象蹦床一樣上上下下地跳,目的只是想讓它的目標物移到它方便襲擊的位置。有時它的目標比自己大兩三倍以上,對付這種目標物,它的計策是喚起對方的好奇心,而不是要激怒它。
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坎特伯雷大學的蜘蛛研究人員多尼·哈蘭德表示,這種絲網的晃動顯示了被普遍認為是超越這種小生物的認知能力,他將孔蛛和其他蛛網侵略者作了對比,例如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的白尾蛛。哈蘭德說:“白尾蛛也會晃動蛛網,但只是一種老套而簡單的模式,它不會因為思索戰略或者進行試驗而絞盡腦汁,也不會理會對方采取什么方式。它只是憑借自己的大塊頭制服對方。而孔蛛是非常瘦弱的小蜘蛛,它必須精心安排自己的襲擊計劃。超凡的視力和精心構思的策略總能讓孔蛛頻頻得手,幾乎每個被它盯上的對象都難以逃脫,甚至是它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家伙。”
實驗證實,孔蛛具有令人驚嘆的認知能力。
在另外一個實驗中,坎特伯雷大學蜘蛛實驗室的負責人羅伯特·杰克遜在灌滿水的碟子中間設置了一個“小島”,他將孔蛛放在“小島”上,“岸”離孔蛛較遠,它無法通過簡單的一躍跳過去,于是,孔蛛就判斷是否可以先跳到某處,然后再從這里游完剩余的路程,或者是全程游過去。當它進入水中后,研究人員還設置了“波浪”,可能會阻撓它的前進(選擇先跳后游),也可能會幫助它(選擇全程游過去),杰克遜發現,孔蛛能記住它第一次的試驗,它或者會選擇相同的策略或者會改變策略,這要依靠它以前的努力是否成功。孔蛛的第二次決策似乎更加可行,反應更快。
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生態學專家李代欽的研究實驗證明,孔蛛還有更令人驚嘆的認知能力,他發現,孔蛛在得手之后,它就很容易識別出同種獵物,對它來說捕獲這種獵物比其他種類的獵物更加容易,這類似于有意識的選擇性注意,李將孔蛛的這種認知能力描述為“尋找影像”的構成,言外之意是孔蛛對自己的獵物有一定的映像。然而,很多心理學家并不認可李的說法,他們認為貓甚至是黑猩猩都沒有這種能力,更別說蜘蛛了。
專家觀點:孔蛛到底有多聰明?
很顯然,這只是一種妄測,科學家們對孔蛛大腦內部意識的測量無從下手,人類有1000億個腦細胞,老鼠有大約7000萬個腦細胞,哈蘭德表示沒有誰能夠精確地算出孔蛛有多少腦細胞。但是,我們知道孔蛛的神經細胞大約有60萬個,位于家蠅和蜜蜂中間,前者的神經細胞有25萬個,后者的神經細胞有100萬個。
那么,研究人員能夠得出什么結論來呢?孔蛛有一定的意識?還是它的每個行為只是一種本能反應?哈蘭德表示,對孔蛛認知能力的解釋可能離不開它的眼睛結構,孔蛛的眼睛具有內嵌的局限性。所有跳蛛的視力都非常好,然而,孔蛛的視力是跳蛛平均視力的10倍,所以,它們看到的影像比大多數哺乳動物看到的影像更加清晰。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方面,孔蛛看到的范圍很小:它只能通過一點一點地掃視才能拼組起它看到的世界,這就有如我們通過一個鎖眼看東西一樣艱難。
哈蘭德認為,孔蛛視覺的連續性讓它更容易設想出獵物到手的可能性如何。從另一方面說,人腦必須處理看到的大量信息,這中間的很多工作需要決定哪些是可以忽略的,孔蛛激光一樣的視線可能不需要太多的過濾工作,因此,這好像是選擇性失明的人常常會得出聰明的決策一樣。(楊孝文)
相關鏈接
孔蛛的“經典戰役”
想吃東西的時候,孔蛛會悄悄地伏在一根樹枝上。很快,孔蛛珠子一樣的眼睛就瞄準了一只花皮蛛,花皮蛛是另外一種專食其他蜘蛛的蜘蛛,也是一種劇毒蜘蛛。
花皮蛛視力不好,它喜歡將自己隱藏在一片卷曲的葉子下面,或者潛伏在自己的蛛網里,等待路過這里的一些不知情的家伙送貨上門。但孔蛛有極好的視力,空間敏感度勝過貓和鴿子。悄悄地坐在大約半米的安全距離外。孔蛛盯著花皮蛛,尋找發起進攻的機會。
首先,它需要弄清楚花皮蛛的螯肢上是否有卵囊。這是花皮蛛護卵的方式,每次噴射毒液,花皮蛛必須先把卵放下,如果花皮蛛產卵了,孔蛛便會從前面攻擊,它會悄悄地爬到花皮蛛的網邊,輕輕地晃動蛛絲,引誘花皮蛛出來,然后發動突然襲擊。
可是這一次,情況很糟糕,花皮蛛沒有卵囊!孔蛛沒有辦法執行它的”B計劃”。因此,它伏在樹枝上,開始琢磨如何才能捕到美味。它會用將近15分鐘的時間審視地形,小腦袋思量著怎樣才能跨過巨礫和樹枝。
最后,孔蛛下定決心,轉眼不見了蹤影。兩個小時之后,這個“無聲暗殺”活動又開始上演:它悄悄地順著連接在上方石頭上的一根蛛絲迅速滑到花皮蛛身上,其動作之敏捷讓人想到了《諜中諜》中的一個鏡頭。這一次,孔蛛如愿以償。
來源: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