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大力推動漁業改革
2013年03月19日
近年來,過度捕撈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因為在一個海域捕撈過多魚類將破壞該區域的食物鏈平衡,最終導致該生態系統逐步退化。據環境新聞網報道,歐盟及其成員國已經開始就歐洲海洋漁業的改革計劃展開討論,以保護歐洲的海洋環境。
一段時間以來,歐洲漁業政策已經成為環境破壞的催化劑。如今,歐盟的漁業補貼已跳升至上百億歐元,漁船迅速擴充到10萬艘,大量工業化捕撈船隊在歐洲海域竭澤而漁。
漁業補貼的目的原本是為了創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捕魚產業,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現在歐洲約80%至90%的魚類已經無法滿足長期可持續捕撈的需要了。例如去年有科學報告稱,全歐洲78%的魚類資源都處于過度捕撈狀態,地中海65種商業魚類資源中的52種處于嚴重衰退。從1995年至2010年,海洋捕撈業的狀況急劇惡化,歐盟的捕撈量從8百萬噸下降到了5百萬噸。
最近,在歐盟委員會海事與漁業專員瑪利亞?達馬納吉(Maria Damanaki)以及其他歐洲議會議員的努力下,歐洲的漁業政策開始謀求改革。
歐洲議會已經就數項議題進行了表決,包括將捕撈配額縮減至可持續發展水平、削減補貼以促使漁業產出保持“可持續的最大捕撈量”、收緊此前較為寬松的漁業執法、取消漁船最多可拋棄四分之一捕獲量的許可制度(為獲得最大利益,漁船可以拋棄已經捕獲的、但是無利可圖或者不需要的魚類)等等。
達馬納吉表示:“過去我們采取的捕撈政策對于魚類資源、海洋以及整個環境來說太過激進,如果還想讓我們的飯桌上一直都有魚肉可吃,我們就需要改變政策。”
德國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杰出的海洋生物學家萊納?弗羅澤(Rainer Froese)說:“歐盟此次做出的改革提議將成為漁業管理的分水嶺,歐洲會因此走上可持續、健康并能獲利的漁業發展之途。”
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以及歐盟27個成員國將在三月份努力促成一攬子共同戰略。歐洲議會希望從2014年開始禁止拋棄已捕獲魚類,并將2015年作為將魚類資源控制在“可持續最大捕撈量”的最終期限,此外,還確立了到2020年開始恢復魚類自然資源的目標。
達馬納吉還希望促成歐盟制訂通過新的漁業法案,并要求所有成員國都能簽署執行新法案,否則漁業改革措施很難獲得根本成效。
另外,達馬納吉還警告要注意另一種惡劣趨勢,即歐洲漁民將過度捕撈行為轉移至發展中國家,目前這在非洲已經成為現實問題。
但是,改革設想已經遭到來自捕撈業利益團體的強烈反對和抵制,歐盟一些國家例如法國和西班牙也傾向于支持漁業組織的利益,再加上目前歐洲各國都面臨廣泛存在的高失業率,這都會削弱達馬納吉等人以及歐洲理事會的改革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