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排污致湖北汈汊湖污染
2013年04月02日
眼下,春耕生產就要拉開大幕,漢川市汈汊湖北干渠兩岸的村民們很是苦惱:由于河水嚴重污染,居于水邊的他們,灌溉、養殖卻無水可用。
現場:黑水惡臭撲鼻
接到村民反映的情況后,記者來到漢川市劉家隔鎮楊水湖新村,在楊水湖與汈汊湖之間的一處渡口,老遠一股惡臭便撲鼻而來。河內,水幾乎完全變黑。
村民介紹,這種情況已經持續近一個月時間了。
村民周在喜就深受其害。他家在河畔養了2600多只朗德鵝,3月18日,80多只朗德鵝到河里喝了水,第二天全部死了,一下子損失了2400多元錢。他只好每天用手扶拖拉機到數公里外的地方運井水過來喂鵝。
影響:汈汊湖全域水體置換
受影響的遠遠不止楊水湖新村的村民。汈汊湖是我國重要的淡水漁業改革試驗區、漁業產業示范區。
為了減輕污水對汈汊湖漁業養殖的危害,漢川市在近半個月內,對汈汊湖受污染的水體抽排到漢江,再從漢江引水重灌,用于農業灌溉、水產養殖。上 周,為了防止污水對飲用水產生影響,漢川城區停水一天。后來,在對自來水廠位于漢江上的取水口進行水質檢測,確認沒有問題后,才重新抽水生產。“由于這些 措施,加上前幾日的大雨,目前污染情況已經得到一定緩解。”漢川市環保監察大隊負責人說。
檢測:屬最差劣五類水質
昨日(04月01日),漢川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對污染區域的水體進行取樣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北干渠內部分區域的COD(化學需氧量)達到了91mg/L,而根據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當這個值超過40時,就是水質里最差的劣五類水質。“說簡單點,這水已經完全失去了水的功能需求,連灌溉、工業需求都不能滿足。”漢川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說。
癥結:跨流域污染讓人無奈
“每年的這個時候,該處的水污染都要爆發一次。這三年尤為嚴重。”
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上游鄰市有一個泵站,平時都是關閉的。每年這個時候,這個泵站就打開放水。沉積了一年的工業、生活污水,便在這時順流而下,到達漢川,經汈汊湖排到漢江。
采訪中,漢川市環保局工作人員顯得很無奈。“要是在漢川境內,該怎么治理我們都能執法。涉及到跨流域的污染,我們只能把情況向上級匯報。”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漢川市環保局就把檢測到的情況向孝感市環保局上報,再匯報到湖北省環保廳。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湖北省環保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省內跨流域的污染,確實只能由省環保廳統一協調處理。他們將進行調查,給出具體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