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怒江公園湖上死魚成片
2013年04月10日
原本常有二三百人活動休閑的怒江公園,今春人最多時不過二三十人。有市民直言:“湖水太臭,把大家熏跑了! ”沈陽市于洪區怒江公園湖變臭至今有1年時間。去年4月,湖東北角開始排放發黑的污水,湖東南角與北運河連通的水渠被堵死。之后湖中魚兒大量死亡,直至絕 跡。作為目前該湖與北運河唯一通道的下坎泵站,負責在雨季調控湖水水位,排水時把湖中臭水連同雨水一起排進北運河中。怒江公園湖已經成了北運河的“毒 瘤”。
市民痛心——“或是市內最大臟水坑”
4月7日下午,66歲的沈陽市民王廷華講述了堵在附近居民心頭的煩心事。“去年4月到現在,怒江公園湖水質下降太厲害了!”他說,雖然之前怒江公園湖的水質跟渾河、蒲河比不了,但人們去公園休閑、活動還是賞心悅目,常有二三百人。
王廷華老人心痛地嘆氣:“一年時間了,水特別渾,發臭,誰還樂意到這休閑?湖里不斷有魚死亡,后來釣魚的人都不來了,魚死光了。”“這或許是沈陽市內最大的臟水坑吧,我們就住在邊上!”有市民插話,語氣帶著自嘲和抱怨。
遼沈晚報記者在怒江公園湖邊走了一圈,共發現2個排污口。一個排污口位于湖西北角,藏在水下,污水成團涌上湖面;另一個排污口位于湖東北角,可見排水管,排水速度并不快。
這個東西走向的湖長約350米,湖水略呈米色混濁狀,氣味腐臭夾雜酸味。偶有人路過,用衣袖掩上口鼻加快腳步。在距離湖邊約10米處,已臭不可聞。
死魚成片——“得用倒騎驢往外推”
湖的西南角是一處泵站。昨日(04月09日)下午,60歲的吳姓工作人員表示泵站名叫下坎泵站,歸沈陽市排水處管理,負責在雨季湖水上漲時把水排入北運河。
泵站的幾個房間都是窗戶緊閉。“就這味兒,沒法開窗戶!”他說,“現在還好,等氣溫起來,那臭味傳出老遠了!”
他目睹了去年4月湖魚死亡的情形,眼中透出惋惜與無奈,“死了多少魚?我怎么跟你形容呢?當時得用倒騎驢往外推,水面上死魚一大片一大片的!”
他說,待雨季來臨泵站將根據降雨量把湖水排往北運河中,“真不想把臭水排到河里去,可湖水上漲不排也不行啊。”“我成天守在水邊,從去年4月份開始,眼看著這湖里的水越來越差,魚越死越少,最后幾乎沒啥人來這里了!”他說。
湖和北運河距離約三四十米,泵站是二者唯一的通道,因為只在降水較多時才啟動,說湖水等同一潭死水并不為過。
為啥變臭——“水渠被堵上,湖水成死水”
昨日下午,怒江公園一位裴姓工作人員稱,怒江公園湖原本并不是死水,湖口在湖的東南角,通過水渠與北運河連通,湖水和河水可以交換、補給。那時湖西北角、東北角的兩處排污口,排放的是西江街、怒江街的生活污水還有一部分雨水。
改變在去年4月發生。“皇姑排水處的人在湖東北角施工,把一條污水管接了過來,從湖東北角排放污水,可排出的水看上去并不像生活污水。與此同時,湖東南角的水渠被堵上了,湖水成了死水。”裴姓工作人員說。記者向下坎泵站工作人員詢問這一問題,得到了同樣的說法。
公園、泵站的工作人員均透露了這樣的細節:皇姑排水處接來的污水管,白天排水慢,夜間排水量大,而且水色發黑。“發黑的污水是哪里來的?”遼沈晚報記者問。“具體哪來的我們說不準,不過怒江街附近有幾家工廠。”裴姓工作人員說,“那個污水的顏色看上去不像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