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混動車劃入新能源車行列
2013年04月11日
日前,《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明確將混合動力車型劃入了新能源汽車的行列。之前多數對新能源車市場形成刺激的政策相繼推出,都沒有給其帶來發展的春天。此次規劃發布,佛山業內人士表示,預計能給限行之后的廣州市場帶來一定影響,而佛山市場則影響甚微。
限行政策讓混動車找到發展契機
在廣州對機動車限購政策推行之后,向新能源汽車在限行一年內將提供1.2萬個指標,由于之前并未確定混合動力車是屬于這個指標之內的,使得大多數新能源車上牌指標無人問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廣州市搖號的第一個月,960個個人新能源汽車指標只有170人申請并中簽,130個單位指標僅16個申請并中簽。今年2月這一現狀依然沒有改觀,當月共配置出個人新能源指標158個,配置率僅為16 .4%,802個指標落空。此次,《規劃》出臺,旨在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
這個政策或將能給混動車帶來發展契機,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廣州開始準備限行了。之前限牌不限行的政策讓更多廣州市民選擇到佛山、東莞、中山甚至清遠等地上牌,新能源車指標并沒有顯得彌足珍貴。而現在限行即將出臺,一些無法搖到號的廣州市民退而求其次會選擇混動車。廣汽豐田禾豪店總經理周小東表示,廣州限行如果使得市民搶購混動車,導致廣州市場車源不足,會促使部分佛山市場混動車銷往廣州,這也僅限于混合動力車,雖然總量不高,但會促進混動車的良性發展。至于電動車,因充電麻煩和巡航能力的短板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
政策性補貼才能真正幫助混動車
東風本田萬順達店總經理莫桂平表示,“其實混合動力車早該享受一些特殊政策了,之前深圳、長春等5個試點城市購買電動車有高達5萬元的補貼,但這也沒有給電動車搭上春天的地鐵。純電動車,實在難以在市場上找到幾款車。像佛山市場,最早的時候說比亞迪E 6會進入佛山銷售,但我們從車管所了解到,沒有一款車上牌。同樣,北上廣等大型車展展出各種類型的純電動車,包括有一汽森雅M 80EV、廣汽增程純電動傳祺、眾泰森雅5008E V等等,但是至今都沒有來到佛山,據了解都還沒有開始量產。而已經量產的混合動力車卻因為沒有得到政策的支持也顯得步履維艱,像佛山在售的混合動力車包括有本田思域、豐田凱美瑞、普銳斯以及雪佛蘭的沃藍達,但是這四款車在佛山的銷量每個月都是個位數。同樣在全國市場,去年一年,國內主要乘用車企業共銷售新能源汽車不到9000輛,其中純電動車不到4000輛,混合動力車不到5000輛。順德金圖名總經理何衛武認為,混動車新能源車真正向普通消費者普及尚需時日,本來生產混動車的車企就少,而經銷商更少,光一個廣州限行政策難以帶動混動車的銷量。”
桂城豐田總經理張紹河表示,目前在售的混動車因為成本的原因使得價格高企,基本都是在20萬元以上,而其同級別的車型價格便宜5萬元左右,因此作為經銷商我們希望國家多支持技術很成熟的混合動力車,像長春等試點城市給電動車5萬元補貼,恰好符合其在市場價格定位,這樣才能讓混動車能在市場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