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一河流再現黑臭
2013年05月14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去年初夏時節,臺州經濟開發區的白洋河突然一夜變黑,河水仿佛墨染,臭氣難掩,這一污染事件挑戰了星河園小區住戶的忍耐底線,他們認為這條河到了下決心徹底治理的時刻了。
去年,記者接到住戶舉報后,對此事進行了采訪,開發區管委會建設局也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但始終沒有充足的證據和跡象證明是集中偷排所致。今年4月27日,白洋河流經的星河園水域又出現惡臭,水體發黑,住戶再次向報紙反映。
一年內嚴重污染事件現偶發狀態
5月7日下午下著小雨,記者再次來到白洋河,也許是經過一陣雨水沖刷,刺鼻的氣味有所減弱,小片水域顏色較黑。
星河園小區中的6、7、14和15幢是臨河住房,也是受河水污染最直接影響的區域。當天下午,剛從外面辦事回家的葉先生述說了自己的煩惱。
葉先生在星河園小區住了10年,他說,剛搬進小區時河水還是比較清的,沒聞到什么異味兒,每天早上他習慣在陽臺上站站,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這幾年不行了,尤其到了夏天河水就發臭,蚊子特別多,不敢開窗戶。”
葉先生有個大家庭,家里老人70多歲,小孩子剛上小學,他擔心河水污染會給一家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告訴記者,秋冬季節還好,但天氣一熱,白洋河的味道就很明顯。尤其是五一節前夕,河水突然變得很臭,她懷疑有人故意偷排污水。
臺州市水環境整治辦公室表示,4月27日當天,他們接到住戶及白洋河水質管理承包單位上海三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的電話,稱水質突然變壞,惡臭明顯。
據開發區管委會建設局統計,除去年6月26日和今年4月27日發生的污染事件外,近一年時間內,白洋河還曾在去年10月發生過一次較嚴重的污染事件,且事發時,三普公司及負責河道污染物清理的保潔公司工作人員均未發覺。
據此,市水環境辦公室及臺州經濟開發區建設局的負責人均推測,白洋河嚴重污染為偶發事件,不排除人為原因。
星河園周邊餐飲店被疑偷排
5月7日及8日,市水環境整治辦公室督查協調處處長韓梁鈞及技術指導處處長孔祥斌分別接受了記者采訪。
韓梁鈞說,4月27日當天他就接到了群眾舉報,也組織相關單位前往現場調查,排除了氣候原因,有可能是不明廢水某一時段集中排污所致。“星河園小區范圍內的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如蛛網般復雜而密集,因為早期雨污管網沒有徹底分離,現在想改變很難,只能采取末端截污的辦法,使污水在進入河道前就被攔截。”
孔祥斌則表示,去年開始為強化治理水污染,全市開展了“截污大會戰”,去年下半年已對白洋河進行了兩岸截污改造,自此以來,大的污染事件幾乎很少發生。“4月27日的突發污染現象,考慮是由雨水管道而來,不排除周邊餐飲店偷排污水的可能性。”
作為白洋河治理的具體管理單位,臺州經濟開發區建設局顯得有些無奈,他們認為無論是三普公司還是保潔單位都做到了嚴格監控和巡查,而且水質確實在好轉,但不能回避的是,偶發的污染事件仍存在。
開發區建設局水環境整治科副科長羅健說,雖然去年10月也出現過河水污染事件,但像4月27日這么大面積的,近一年內還沒發生過。
“我們發現當天的河面上漂著油污,污染水域集中在經中路橋向西150至200米的范圍內,主要就是星河園小區范圍。”羅健說,星河園小區東側,經中路橋附近有大量餐飲店,而且三普公司在巡查時也發現,河岸下有兩個口徑大約30厘米的孔。
“這兩個孔平時排水量極小,不仔細看發覺不了,有可能在夜間集中排放。”羅健說,因為沒有親眼所見,目前仍無法確定,但餐飲店偷排污水的可能性是有的。
經中路橋將建截污閘
羅健表示,目前白洋河周邊的污水全部進入道路污水管網,通向河道的都是雨水管道,但居民的不少生活污水甚至餐飲行業產生的污水往往為圖省事直接通過雨水管道排出,這就對河水產生了污染。
“為了進一步凈化水質,我們已完成經中路橋截污方案的設計,計劃在此處再建截污閘,防止污水流入,目前已進入招投標階段。”羅健說。
據了解,康平河、楓南河和白洋河曾是臺州經濟開發區3條主要的斷頭河。因為斷頭河河水沒有流動,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大,水就容易發臭。
同樣是斷頭河,康平河在經過整治后,目前已經“還清”,為什么白洋河不能嘗試同樣的方法呢?羅健說,康平河采取了干水作業清淤的方式,將污泥全部清掉,引進中水,更換水體,還設置了5道閘門,把所有的管子統一放入截污井。
“白洋河目前還無法采取這種治理方式,我們每年投入28萬元在白洋河上進行水體修復,如果徹底清淤,那此前的工程就前功盡棄了。”羅健說,當務之急是要找出污水排放的源頭,進一步開展截污工作。
對于兩年前曾提出的將白洋河與康平河打通,使死水得以循環從而徹底改善水質的設想,孔祥斌表示,水系溝通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今年不可能實現,目前也尚未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