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扮靚“美麗中原”
2013年05月15日 來源:河南日報
中廣網北京5月2日消息 堅持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原,河南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有了新的載體。
4月28日,來自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消息,從今年起,綠色建筑將在河南省各地“全面開花”,省轄市、有條件的直管縣(市)都將開展綠色建筑示范試點,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環境危機催生“綠色建筑”
今年1月1日,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將達20%。
“綠色建筑的出現源于環境危機,而環境危機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危機所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國存量建筑超過400億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約有20億平方米,建筑的建造和運行過程中能源資源消耗巨大。
“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重規模輕效率、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建筑使用壽命遠低于設計使用年限,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使綠色建筑應運而生。”這名負責人說。
實際上,綠色并不意味著高價和高成本。相對于普通建筑,綠色建筑綜合運用的成本會比普通建筑更低,也更注重材料資源可再生利用,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綠色建筑劃分三個星級
即使都是綠色建筑,也分“三六九等”。目前,綠色建筑等級由低至高分為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對高星級綠色建筑實行財政獎勵。
行走洛陽帝都國際小區,記者看到開放式的隋唐風情休閑廣場與定鼎門相結合,建筑采用雙層中空玻璃,外墻保溫隔熱材料,并且擁有高達33%的綠化覆蓋。
今年3月,河南省星級綠色建筑實現“零的突破”,包括洛陽帝都國際、濟源沁園春天A區一期、商丘匯豪天下、駐馬店置地天中第一城一期、洛陽中泰世紀花城、鄭州玫瑰花園、鄭州高速·奧蘭花園和鶴壁市體育館在內的8個項目,全部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二星級綠色建筑。
據了解,今年我省城市新區對綠色建筑的要求更高,全省在城市新區集中連片發展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要達30%以上。
保障房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如今,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方案細則陸續出臺,鼓勵更多的新建建筑“先行先試”,綠色建筑發展正當其時。
根據規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必須具備五大“要件”:前期規劃選址好、無污染;講究節能和少用能源;室內聲、光、電要布局合理;水質干凈和節約水資源;選用綠色無污害的材料。
“今年河南省組織開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500萬平方米以上,省轄市、有條件的直管縣(市)都將開展綠色建筑示范試點,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劉洪濤表示。
同時,河南省還鼓勵和支持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依托保障性住房建設啟動和實施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開展綠色生態城區(鎮)建設及標識認定,并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鄉鎮,開展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試點示范,讓更多的綠色建筑扮靚“美麗中原”。
相關鏈接:
綠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