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強震致大熊貓約會更艱難
2013年05月21日
中新社成都5月21日電 由專家組公布的“4-20”蘆山強震后生態和大熊貓棲息地受損的評估情況認為,該區域生態受損較為嚴重,地震可能導致大熊貓棲息地島嶼化、破碎化,削弱和阻斷著大熊貓的遷徙和遺傳交流。今后,它們“談戀愛”、“約會”將更加艱難。
在此次地震中,受災較為嚴重的蘆山縣、寶興縣、天全縣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核心區域。據當地媒體21日報道,地震后,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等人員組成的專家組對地震災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大量收集了地震前后災區的遙感影像數據,根據寶興縣的遙感影像可以看到,這次地震可能導致大熊貓棲息地島嶼化、破碎化。
地震期間,正值大熊貓發情期。四川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資源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說,如果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走廊帶被破壞,會削弱和阻斷大熊貓的遷徙和遺傳交流。不同大熊貓種群間的基因交流一旦被阻斷,可能因近親繁殖使其遺傳多樣性喪失,弱化該種群的生存活力,甚至可能導致小種群的消亡。
四川省林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李榮偉說,據初步估計,此次地震林地受損面積為6.7萬公頃,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受損面積1.66萬公頃。此次地震致生態受損較為嚴重,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發現地的“熊貓老家”寶興縣受損最重。該區域是邛崍山至大相嶺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走廊帶。這一帶的大熊貓種群密度很高,一條河溝可能分布著10多只大熊貓。
李榮偉建議,在災區重建規劃中,突出生態重建的重點,通過大熊貓棲息地恢復、大熊貓走廊帶建設、保護區重建等完善大熊貓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