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北京正式進入汛期
2013年05月31日
中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記者潘毅 紀樂樂 馬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明天晚上8點,北京將正式進入今年的汛期。夏天“來北京看海”,是不少人不愿再提及的回憶,也是大多數人不想再見到的場景。但氣象部門預計,今年汛期降雨量總體比常年偏多,極端天氣和局地強降雨發生概率很大。
從去年汛期之后,北京計劃用兩年時間,開始對城區八十四座雨水泵站進行升級改造。北京水務局排水管理處工程師付朝臣介紹,這次的改造工程從收水系統、泵站、蓄水池及獨立退水系統四個方面入手。
付朝臣:第一部分是收集系統的改造,第二部分是泵站本體的改造,通俗的講就是小泵換大泵。第三部分是新建。第四部分是為每座泵站建設獨立退水管線。
改造工程首批開工的是,位于三環路或其他重點積水地區的20個重點橋區。
付朝臣:比較嚴重的、對城市影響比較大的20座,比如蓮花橋、西南三環、麻峪橋、豐臺大橋等二十座泵站。
付朝臣告訴記者,目前有兩座泵已經完工,其他的泵也正在改造中。這些泵站將在今年汛期中發揮作用。付朝臣介紹說,這些泵站的改造,其實也有不小的難度。
付朝臣:這20座泵站都位于城市的環路和建城區,施工場地比較狹小,另外,地下管線種類比較多。
但付朝臣表示,泵站的改造,難度雖大,但是對于防止城市內澇來說,相當必要。泵站的改造,在今年北京的防汛工作中雖重要但只是一部分。
近日《北京市2013年防汛工作方案》正式發布,應對即將到來的汛期,北京市今年增設7個防汛專項分指揮部,分別具體負責防汛宣傳、住房和城鄉建設、道路交通秩序、城市地下管線、地質災害、旅游景區、綜合保障等7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但更多人關心的是,廣渠門橋、蓮花橋這些地方會不會淹車,京港澳高速會不會淹路這些具體問題。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這些地區,已經做到"一橋一預案"。
負責人:對,一個橋一個預案。每個橋情況、匯水面積不一樣,情況不一樣,一橋一預案。
具體到“不淹車”、以及市民的生命安全,這名負責人說,這個一方面靠政府部門的預警和預案,另一方面,市民也要擺脫僥幸心理。
負責人:交管局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哪一塊積水了都會有措施,另外,我們要加大對市民的防汛避險知識的普及。根據去年情況,市民應該知道前面有水就別過了,有些人有些僥幸心理,老百姓也要有避險知識。
房山區去年受到暴雨災害影響嚴重,汛期將近,房山的準備情況也備受關注。北京市路政局房山分局副局長焦海峰說,去年房山受水災損毀橋梁,目前基本已經維修、重建完畢。
焦海峰:整體重修房山16座橋,還有3座是現在在做一些附屬設施,基本主體全建完了,都具備通車條件了。六月中旬,房山水毀橋梁16座就全弄完了,大部分是今年五一前完成的。
這些新近完工的橋梁,對比以前,在承重、流量方面均有提高。焦海峰告訴記者,對于新建的橋梁和路基,他們有一個“底線”。
焦海峰:橋的重建,從技術等級有提升,從房屋的標準有提升,包括我們路基恢復,河道路基恢復也有較大提升。當時局里和交通委給我們的任務是,遇到721級別的水毀,恢復重建的工程,不能再被沖毀,這是最低標準。
一再被提起的“7-21”顯然已經成了防汛工作中的標尺,如果再遇上這一級別的汛情,焦海峰表示,不用擔心。
焦海峰:去年7-21后,我們管養路線是927公里,全面做了普查、排查,也都做了相關的一些處理工作,再遇到去年的7-21級別的水災,應付起來不是問題。
汛期臨近,即將到來的雨季將再次考驗北京的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