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樂市廢舊塑料污染嚴重
2013年06月20日
河北省石家莊新樂市距離北京二百多公里,位于京珠高速公路附近。然而,就在新樂市和定州市交界的杜固鎮,焚燒塑料和小煉鋁廠已經成為全鎮經濟的重要來源,戶戶黑煙滾滾,刺鼻氣味常年飄蕩。環保部門形同虛設,有人在其門口公然焚燒塑料。到底是些什么樣的企業?污染的情況究竟有多嚴重?《經濟半小時》記者康敬鋒前往新樂市展開調查。
一、記者探訪廢舊鞋底加工專業村:黑煙滾滾惡臭陣陣
最近不斷有網友在網上反映,在新樂市和定州市交界一個叫杜固鎮的地方,有很多小的塑料廠、煉鋁廠,這些小工廠每天都是煙塵滾滾,使周圍村鎮里成天陣陣惡臭,讓人無法忍受。
記者一進入新樂市杜固鎮,就聞到一種難聞的味道。道路兩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在鎮周邊的幾個村子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根這樣的煙囪,不時冒著黑黑的濃煙。難聞的味道就是從這里冒出來的。那么這些冒著黑煙的加工點到底在生產什么呢?這里的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加工點有煉鋁的,也有烤鞋底子的。
在杜固鎮臨街的一個院子里,記者見到這里堆滿了成包成包的廢舊鞋子和鞋底,院子里兩個當地村民正在往一臺小型鍋爐里加著東西,加了這些東西之后,煙囪里就冒出一陣濃煙。
和村民攀談后,記者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回收廢舊鞋子的加工點,鍋爐里燃燒的就是這些去掉了鞋底的鞋幫。因為鞋幫都是一些塑料、PU、橡膠等材料制成的,所以燃燒的時候會冒出滾滾的黑煙,當地村民說,這就是烤鞋底子。
當地村民告訴我們,為了把鞋底子和鞋幫分離,他們會對這些舊鞋子進行加熱。他們用舊鞋幫燒鍋爐,出來的蒸汽進入一個密封的塑料袋里,里面成包成包的廢舊鞋子,經過一個小時的熏蒸就可以分離了。分離后的鞋底子和鞋幫會被分成兩類。但是經過熏蒸,舊鞋的刺鼻味道就全出來了,令人作嘔。
在杜固鎮的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用蒸汽加熱舊鞋外,村民們有另外一種更原始的方式來加工。他們在院子里建一個小土炕式的東西,下面用舊鞋幫子燒火,上面烤著舊鞋子。雖然加熱的方式不一樣,但是燃燒的鞋幫卻是一樣的,這些鞋幫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黑色煙霧。
村民說,這里加工廢舊鞋子都是通過焚燒鞋幫子來加熱鞋子,這對他們來說能節省不少燃料錢,否則這些鞋幫子只能作為垃圾扔掉,要是燒煤就不合算了。
除了自用,有些村民還做起了生意,把這些燒不完的鞋幫子,賣給其他的村民燒火用。在杜固鎮一個賣花生油的加工點里,我們看到炒花生的爐子里燒的就是鞋幫子,而外面的小推車上還有不少沒燒的。煙囪里冒出的都是帶有刺鼻氣味的黑煙。商販告訴記者,燒鞋幫子成本很低,100塊錢就可以買一個三輪車的鞋幫子。在榨油店的院子里,到處都是煙囪里飄落下來的黑色粉末。
在杜固鎮另一個村子里,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堆放著廢舊鞋子。記者趕到在一個冒著黑煙的院子時,幾名工人正在忙著把鞋底和鞋幫分離,蒸鞋子的鍋爐正呼呼冒著黑煙。這里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加工點一天可以加工三四噸。
在新樂市杜固鎮一共有十多個廢舊鞋底加工專業村,這些村子的鞋底加工戶至少也有幾百家,他們基本上都是通過焚燒鞋幫來加工廢舊鞋底,小的加工戶一年加工廢舊鞋子一百多噸,大的加工戶一年要加工上千噸。村民說,這里的鞋從全國各地收來,可以說中國大部分的鞋都到了新樂。
記者隨后在杜固鎮的調查發現,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些廢舊鞋子是當地人從全國各地收購回來,然后再賣給村子里的加工戶,村子里的加工戶有的專門分離鞋底和鞋幫,并進行分類,有的專門把鞋底進行粉碎,同時村子里還有不少的鞋廠,這些加工好的鞋底就賣給村子里的鞋廠。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雖然烤鞋底子又臟又累,但是比起種地的收入還是要好一些,另外村子里沒有其他工廠,村民們也沒有其他收入。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他們通常以兩毛多一斤的價格收購鞋幫子,村民在其中掙個加工費,而一斤的加工費也就在一毛錢左右。盡管如此,一天下來加工三四噸,就可以掙到一千多塊。
據當地一位村民介紹,整個杜固鎮一年加工廢舊塑料就可以達到近百萬噸,很多人通過加工鞋底子在縣城買了房、買了車,加工廢舊鞋底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主要渠道。
二、煉鋁也成產業鏈:粉碎燃燒只為回收鋁料 煉鋁廠排出濃濃黑煙
林立在杜固鎮里的一根根煙囪,每天都在向空氣中排放著濃濃的黑煙。然而,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這里的污染遠不僅是燃燒廢舊鞋子這么簡單。
在杜固鎮有很多大的廢品交易市場,有專門交易廢舊鞋子的,有交易廢舊塑料瓶和醫療垃圾的,還有專門交易廢舊電纜線的,那么這些廢舊電纜線從全國各地運到這里之后,又是怎么加工處理的呢?在一個加工戶的院子外面,剛剛拉回來一車電纜線皮,院子里有一臺粉碎機,地上都是粉碎的電纜皮。原來,這里有一些加工戶將電纜皮用粉碎機粉碎后,利用塑料輕鋁重的特點,在水里將那些打碎的鋁料分離出來,賣給村里的小煉鋁廠。村民告訴記者,分離的塑料可以繼續被用來做電纜,鋁料則被收去煉成鋁粉和鋁錠。
在杜固鎮調查的過程中,記者看到,這里幾乎被堆成了垃圾場。在一些加工點,堆放的廢品幾乎占滿整個院子。這個靠近馬路邊的院子里,堆放著很多回收回來的鋁塑板,院子中間,一口大鍋正冒著熱氣,燒煤產生的煙霧和蒸汽混合在了一起,已經很難區分到底是煙霧還是蒸汽。
對于無法分離的含鋁的包裝盒,當地村民都是用直接焚燒的辦法提取。在杜固鎮西五樓村,我們看到村民將粉碎的含鋁廢品堆在一塊空地上,然后點火焚燒。在焚燒的過程中,煙霧到處迷漫,空氣中充滿了刺鼻的味道。沒多久,地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塵,都是焚燒之后產生的。焚燒之后的小碎鋁片,還要用篩子過一遍,把里面的粉灰篩掉,最后剩下的就是沒有什么雜質的鋁板。這些裝好包的鋁料將會賣給一些小的煉鋁廠。村民說,這樣的鋁料大概可以賣到十來元一公斤。
由于村子里就有煉鋁廠,所以很多村民就在家里加工鋁塑板。只要里面有鋁的廢料,村民們都會采用焚燒的辦法將鋁分離出來。在一個墻壁已經燒黑的院子里,我們看到一個工人正在清理一些網狀的東西,靠墻的地方是一些還沒有處理的網狀物在燃燒,并冒著黑色的煙霧。工人告訴記者,焚燒這些網狀物是為了獲取上面的鋁膜。
在另外一個鋁塑板的加工點,兩個工人正在把鋁塑板上的鋁板揭下來,只見他們把鋁塑板在火上以烤,兩面的的鋁板輕易就可以分離下來。工人說,鋁塑板中間的材料還可以做成聚乙烯顆粒。而這樣的舊鋁塑板,收購價在三四塊一斤。
由于是高溫烤鋁塑板,所以在現場有一種刺鼻的味道,我們在這里呆了一會的時間,就覺得嗓子發癢,有些胸悶的感覺。然而兩個工人卻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由于燃燒煤炭產生灰塵,兩個人身上已經落滿了煤灰。
分離出來的鋁板、鋁片和碎屑,最終流向了小的煉鋁廠。在旁邊的一家鋁塑板加工點,里面正在冒著黑煙,但是由于門口有一條藏獒看門,記者無法進入到里面,也無法確定是不是煉鋁產生的黑煙。
在另外一個村子里,一戶村民就在家里煉鋁,兩根煙囪里冒出的黑煙顯得格外刺眼,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是煉鋁時燒碳冒出的煙塵。
在杜固鎮一個大的煉鋁廠,我們看到地上擺放著很多已經煉好的鋁錠,院子里還有滿滿一車從電纜線里剝離出來的鋁薄膜。走到煉鋁的爐子旁邊,仍然能感受一股熱氣。地上是厚厚的灰塵,兩根粗大的煙囪已經熏黑。
記者采訪時,看到一些穿著環境執法衣服的人員正在這里檢查,看到記者的到來,這些執法人員讓工廠的負責人馬上把爐子停掉。
三、焚燒塑料污染嚴重:小孩咳嗽大人得病 有錢人家相繼搬走
因焚燒加工廢舊鞋底和煉鋁造成的滾滾濃煙,籠罩在整個村鎮的上空,不斷有黑色的粉塵向下飄落,焚燒膠皮產生的刺鼻氣味迎面撲來,令人窒息。記者在杜固鎮的采訪中,被那些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熏得頭暈惡心,胸悶難受,好幾天都感覺很餓但卻根本吃不下。可想而知,那些整天在村子里呼吸這些煙霧氣體的村民,會有多難受。雖然他們曾多次向當地有關部門投訴,當地媒體也曾經對這里的污染進行關注報道。為什么時至今日,這里依然煙霧彌漫呢?
在杜固鎮加工鞋底集中的村子,燃燒鞋幫的黑煙整天籠罩著村子,刺鼻的氣味讓人無處躲藏。有些靠近加工點的樹已經干枯了。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在村子是不敢晾曬淺色衣服的,只有深色的衣物才敢在院子里晾曬,村民站在外面一會兒身上就全是黑點了。除此之外,村民還告訴記者,這里的莊稼都不長,平時白天壓根不敢打開窗戶。
當地村民也知道焚燒鞋子的味道刺鼻,污染空氣。而且這些飄落的煙灰還會隨著雨水滲入地下。村民們議論說,這些年得癌癥的村民多了,有可能是因為空氣和水受到了污染。一位村民說,味道這么大,孩子都受到影響,這幾年村里得肺癌的人很多,當地村民的心里也慌得很。
這些廢舊鞋子加工點基本上就在村民家里。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很多還很年幼的孩子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他們甚至把廢舊鞋子當成玩具。村民們說,由于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每年春天都有很多孩子得呼吸道疾病,咳嗽的非常多。有些孩子抵抗力差,打針都不行,只能輸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新樂市和定州市交界的杜固鎮、周村鄉有幾十個加工廢舊鞋子和回收鋁的加工點,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做,就算有的村民自己家不做,但身處這樣的環境中,還是會受影響。一位村民說,知道得了病花的錢更多,但是人家都在做,自己不做的話,不但沒了收入來源,而且自己不做的話也是一樣呼吸,像想不干都不行。
有資料顯示,塑料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多種有害物質,其中對人體危險最大的是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不僅會危害農作物;而且會隨著食物鏈進入動物體內,對肝臟及大腦帶來嚴重傷害。當地村民也知道,村里加工廢舊塑料產生的污染,會對地下水和空氣都有影響。
據了解,燃燒鞋幫不僅會產生有害氣體,而且會產生鎘、鉛、汞、砷等重金屬污染,這些燃燒的煙灰一旦進入地下水,就會污染當地的地下水源。另外燃燒垃圾和煉鋁的煙霧里含有大量的固體顆粒和粉塵,就是通常空氣質量指標所說的可吸入顆粒物,也會引起咳嗽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一些村民告訴記者,村里得病的人很多,有錢的人家都到新城里買房子搬走了。
在新樂市杜固鎮采訪的幾天里,每天都可以看冒著黑煙的煙囪,不僅僅是加工鞋底和煉鋁,很多回收廢品的村民也用焚燒來處理沒用的廢料。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不少的話這些廢品就沒人要。
然而,就在一個煙霧繚繞的院子旁邊,記者發現,這里是新樂市環保局設立的執法點。記者看到,在環保執法點所在的樓上,懸掛著很多條幅,上面寫著6?5環境日,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實現盈利和環境雙贏,依法推進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那么,周圍村子里這么多冒煙的加工點,他們為什么不管呢?一位村民說,環保局的執法人員看到了也沒有辦法,因為太多了。
就在我們采訪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當地環保局的執法人員在6月5日環保日到一家煉鋁廠檢查。記者了解到,這種土煉鋁是國家明令取締的,然而在這里卻有很多家,而且一直都在違法生產。有村民告訴記者,環保局的也只是糊弄糊弄,看看也就走了。當地的事情早就上了電視,但根本沒人管。
四、環境專家:呼吁嚴格監管 讓廢物利用高效環保
杜固鎮的大氣污染,很多人身體受到傷害,這種粗放式燃燒對大氣的污染究竟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得當地環保部門對污染治理無動于衷呢?記者采訪到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馬中教授。
馬教授認為,造成這種污染的責任首先是造成污染的企業,這些企業實際上是在惡意的制造污染,是在謀取不法的經濟利益。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造成這種污染的責任還在監管,我們國家的《環境保護法》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對本地的環境要負責任,要對本地的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的監管。因此,如果地方政府包括地方環保部門對監管不利,應該負有相當的責任。而這種責任之所以不履行,不執行、不實施,很大原因就是有一些利益問題沒有解決好。在這個問題上,地方環保部門一定要負起法律的責任,實行執法和監管。同時要認真考慮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公眾的利益,而非站在企業一邊去謀取一些私利。
廢物再利用對資源和環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杜固鎮這里,一件好事卻實實在在成了壞事。不僅污染空氣,還危害人的健康。那么,怎樣才能把這個壞事再變回好事,真正讓廢物的再利用實現高效和環保呢?
馬教授對此表示,廢物利用,從利用這個角度說絕對是個好事,它減少了污染,而且也節約了資源,提高了利用資源的效率,然而,不能因為是個好事就免去保護環境的責任和要求。利用一些資源和物品,包括廢物利用,在減少廢物的排放同時,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和影響,因此必須執行嚴格的環境監管。項目立項時要經過環評,要考慮到它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立項批準立項之后,要進行生產過程的監管。不能因為它是廢物利用項目,就免除掉環境保護責任,這樣的項目,最終不能逃脫環境保護的監管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