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搭建“綠籬”阻擋美國垃圾
2013年06月21日
中國海關嚴管進口廢料的“綠籬行動”“將改變游戲”,洛杉磯的國際廢料交易商道格·克雷默說,“許多企業將中國當成垃圾場,把劣質廢料和垃圾丟到那里。”隨著北京尋求提高環保標準,自2月份行動開展以來,中國海關已截獲80萬噸走私廢料。
如今,忐忑不安的貿易商正拒絕運輸可能含有大量不可回收材料的廢品。美歐各地的城鎮發現,中國已不再隨便接收其草率分類且通常魚龍混雜的廢料。“中國的一只蝴蝶已在歐洲引發一場颶風”,國際回收局塑料委員會會長蘇倫德拉·博拉德如是說。
中國并非對所有廢料施以重拳。該國資源有限,迅速增長的工業嚴重依賴回收他國廢料。但在中國,大部分進口廢料的回收都是由簡陋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流。美國回收技術顧問康內爾說,中國的回收從業者“已對購自美國的廢舊塑料含有20%的垃圾習以為常。”這令中國環境進一步惡化。由于很難控制所有此類“夫妻”作坊,中國政府已選擇在港口執行(更嚴格的)環保標準。
近幾年,此類進口一直在激增。廢料是美國前年最大的對華出口產品。從運費上看,用集裝箱把廢品從洛杉磯運到中國港口,比用火車將其運到芝加哥的鑄造廠還要便宜。此外,在中國分類和回收的成本也遠低于美國。
這些因素已令世界“過度依賴中國”回收廢料,并容易受“綠籬”等規定驟變的影響。一些貿易商表示,中國的新政策已迫使其將廢料賣給東南亞國家,在當地經過再處理或簡單分類、清洗并達到中國的新標準,然后再運往中國。
有人預料中國海關不會長期保持“熱情”。但有經驗的觀察家認為,以往的松散習慣不能說明問題。美國《資源回收》雜志出版人鮑威爾表示:“若中國的新政策持續下去,無信用的出口商將被淘汰。‘綠籬''將令我們的行業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