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黑市象牙2萬元1公斤
2013-06-27

中國黑市象牙2萬元1公斤

2013年06月27日 來源:新華網

  三年前的一個深夜,一只裝著銅礦石的集裝箱漂洋過海,從坦桑尼亞抵達中國福建石獅。開箱查驗時,海關緝私官發現,銅礦石中竟然夾藏著524支象牙!當天,收貨人陳某鐘被抓獲。

  意外的是,陳落網十余天后,另一只從尼日利亞出發的神秘集裝箱也抵達石獅,收貨人同樣是陳某鐘。在腰果堆里,海關又發現了702支象牙,價值1.1億元。

  5月22日,《東南早報》報道了近年國內最大的這起象牙走私案:福建男子陳某鐘從非洲購買象牙,企圖蒙混過關,共被查獲5批2154支——這背后是1000多頭大象被獵殺。

  案件到此還不夠新奇。與人們較熟悉的中國海關每年查獲的八九百起象牙走私案相比,陳某鐘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黑白通吃”——在國家林業局公布為數不多的合法象牙加工企業名單上,陳的公司赫然在列。

  “由于中國的合法象牙貿易造成全球野生象的盜獵?我不認為這有必然的聯系。”在5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說。國家林業局還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合法象牙加工企業共37家,合法象牙銷售企業145家,每年消耗的象牙總量不超過5000公斤。于是,中國“白色”象牙貿易,首次正式浮現在公眾視野……

  “洗白秘方”

  在北京某古玩市場,玻璃柜臺里擺著手鐲、掛墜、佛像和筆筒。大件表面被故意做舊,店外還貼著一張告示:“嚴禁進行象牙、犀角及其制品的交易”。但掃一眼牙紋,懂行的人就知道這是障眼法。這些以猛犸牙之名售賣的物件,正是來路不明的象牙。

  明目張膽非法銷售象牙的現象如今十分鮮見。廣州華林國際玉器城一家貨運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很多做牙雕的都轉入地下了。玉器城里的金融、物流、象牙鑒定等完善的條件,為象牙制品的流通提供了極大便利。“只要走汽運,一般都沒問題。”

  如同陳某鐘走私大案一樣,黑白之間時常界限模糊,甚至互通有無。2011年底,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對北京、上海、廣州和福建的158家象牙加工和銷售點抽樣監測,發現將走私象牙“洗白”幾乎是行內公開秘方,59.6%的合法象牙加工銷售企業都牽涉非法貿易。由此計算,非法貿易是合法貿易的近6倍。

  作為亞洲最繁榮的黑市,這些夾藏在普通集裝箱、郵遞甚至是行李夾帶的非法象牙,大多從廣東和福建入境,然后流向全國。“全球平均每天有兩名中國人因攜帶象牙被捕。”這是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調查數據。

  今年5月,一家合法象牙加工企業老板告訴本刊記者,他在去年年底遞交了資料,向林業局申請明年的象牙配額,“按慣例,這時批復已經下來了,今年不知為何還沒有。”而名單上更多的企業則諱莫如深,紛紛表示“不對外透露”。象牙“白色”貿易的水究竟有多深?

  一紙禁令來了

  1990年,當一紙禁令不期而至,福建牙雕商張達的倉庫里還有1300多公斤象牙存料。

  象牙貿易在中國歷史悠久,唐宋時廣州和泉州港就是象牙、犀角和香料等外國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政策鼓勵“來料加工”,拿到香港政府漁農署的來源證,獲得林業部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下稱瀕管辦)批準后,就可以從香港貿易行進口象牙。

  1985年,張達開始加工象牙,主要是把象牙切片,貼在花瓶、龍鳳床、燈籠、龍燈等工藝品上。成品通過香港出口,“賣到美國、西班牙還有日本,客戶大多是當地華人。”那幾年,他的公司一年能用掉一兩噸象牙,拿貨的價格還不到1000港幣/公斤。

  但就在1990年10月16日,瀕管辦向各級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和工藝美術公司下發了一則通知,稱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我國于1980年加入)的約定,我國將從1991年1月11日起停止出口非洲象牙及其制品。

  作為私營企業主,張達沒有直接收到瀕管辦的通知。但他告訴本刊記者,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香港政府給他寄來了類似的文件。

  根據公開資料,1980年到1989年間,象牙貿易的盛行使非洲象總數由130萬頭銳減至62.5萬頭。在肯尼亞等國的努力下,CITES隨后通過了全面禁止象牙貿易的決議。

  很快,張達等來了福州海關的通知,要求其將剩余象牙交由海關保存。根據海關統計,當年全國登記庫存約為80噸。但即使還有少許原材料,行業末日的到來也是普遍的預期,因為“當時國內完全沒有市場”。中國象牙“白色”貿易,之后還能有故事嗎?

  節省:身體用木頭,頭用象牙

  而當象牙禁運的消息傳來,中國象牙消費的主渠道——牙雕加工廠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首當其沖的是北京象牙雕刻廠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牙雕廠)。

  “(政策出臺后),比如一個雕像,身體用景泰藍或木頭,只有頭或臉用象牙。還有很多傳統牙雕品都改由木頭來做。”依靠1991年之前的庫存,北京牙雕廠的生產沒有斷檔,但用料要節省許多,“我們強調用最少的原料,做出最精美、最有價值的藝術品。”北京牙雕廠董事長兼總經理肖廣義對本刊記者一再強調,他們利用象牙是為了“傳承牙雕的傳統文化”。他們還嘗試用木頭、牛骨代替象牙,在木胎外層拼嵌象牙。另一家牙雕廠總經理告訴記者,“牛骨的效果(與象牙相比)差不了多少。”

  2013年6月初,在北京崇文區新世界商場后一棟小樓里,十余名藝人正在牙雕廠惟一的車間內伏案勞作。“大師”欒燕軍入行已有41個年頭。上世紀70年代初,工藝美術行業大會取消了對傳統手藝活的各種“帽子”,欒燕軍向本刊記者回憶,由于政策鼓勵手工藝品出口換匯,和他同時進廠的這批人不必再像之前那樣把象牙雕刻成各種革命人物,而是拾起了傳統的花卉、仕女、武將等。

  當時,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社會上剛有“獎金”概念時,“別的單位都是核算后每人固定幾塊錢,牙雕廠是按工作量論件計”。而且,經常有新聞提到“牙雕廠出品”被作為國禮送給某國領導人,在出口換匯方面甚至有“一個牙雕廠頂半個首鋼”之說。最興盛時,北京牙雕廠一年要消耗4噸象牙。

  然而到了1998年,肖廣義剛來改制后的北京牙雕廠時,看到的場景卻是“瀕臨破產,還剩200來人”。隨著象牙來源遭禁和“出口換匯”的淡化,牙雕廠已顯衰落。

  十年內,合法象牙共計62噸

  2008年11月,南非比勒陀利亞。當拍賣槌最終落下,北京牙雕廠還有另三家中國公司(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廣州大新象牙工藝廠和北京猛犸藝術品公司)的競拍者終于松了口氣。這是“禁牙令”后中國第一次獲得合法象牙進口配額,也是多時游說得來的結果。

  經過20年的庫存消耗,大批象牙雕刻企業已經難為無米之炊。“(游說)一直都有,2003、2004年開始變頻繁了。主要是國家林業局牽頭,2006年象牙雕刻協會成立后也開始參與。”肖廣義告訴本刊記者。

  福建牙雕老板張達也告訴本刊記者,福建省象牙雕刻行業協會成立后,他曾到北京參加工美集團組織的會議,瀕管辦也參加了,“主要是說傳統文化不能丟”。隨后林業局開始制定嚴格的象牙銷售監控制度,“主要是定點加工、銷售,辦收藏證”。

  “傳承牙雕傳統文化”是中方游說時的主要理由,這一理由最終被CITES接納。2007年6月,CITES締約國大會同意中國作為特定的非洲國家庫存象牙的貿易伙伴國。

  事實上,在全面禁貿后非洲象的種群逐步保持穩定,且略有增長。大象數量超過一定值后,甚至開始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負面影響,這些國家也沒有足夠資金來保護野生大象,一些非洲國家于是開始游說CITES締約國有限制地放開貿易。早在1997年,CITES就已同意博茨瓦納、贊比亞和納米比亞三國一次性出口庫存象牙50噸,最終全部由日本購得。

  自2008年10月底起,中國的象牙商人連續在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南非四國,拍得一次性庫存象牙62噸。“目前國內象牙大部分都是2008年競拍回來的。”一位專家告訴本刊記者,當時非洲四國分別競拍108噸庫存合法象牙,中國和日本都參加了。“競拍時象牙是論堆的,每堆價格不一樣。中國四家企業多少都買了一些。”除了北京牙雕廠,其他三家企業對本刊的采訪請求均表示“不對外透露”。

  而根據CITES規定,庫存象牙買賣雙方在完成一次交易后的十年內,都不得再次提出申請。這也意味著,直至2017年,這62噸象牙可能是中國市場的唯一合法來源。

  糾結的“管制”

  但有悖常理的是,久旱逢甘露的場面并沒有出現。2011年有媒體報道稱,截至當時62噸進口象牙只有一次配額式出售,原計劃賣出27噸,實際只賣出17.5噸。受訪的業內人士告訴本刊記者,這兩年每年都有一次配額式銷售,每次大約5-7噸。

  根據CITES網站記錄,這批象牙的拍賣均價為157美元/公斤,按當年匯率計算,折約合人民幣1083元。然而,回國后二次貿易的價格按象牙質量分級,漲到了2000-8000元/公斤不等。“質量不好,加價太厲害”,這是數家合法象牙加工廠老板的抱怨。一位加工商也對本刊記者回憶:“工美要6000到8000,我嫌貴,砍到4000,它不給。后來我從北京牙雕廠和北京猛犸買到幾百公斤,價格不到4000。”但這一說法遭到北京牙雕廠否認:“我們用象牙是為藝術傳承,怎么會拿來賣錢呢? ”

  一位接近工美的人士說,配額發放需要經過層層審核,“行政審批需要時間”。此外,合法象牙從原產國倉儲、武裝押運、途中運輸、衛生檢疫等,每個環節都有成本,“加價是當然的”。

  值得玩味的是,此后中國的象牙走私數量也開始出現驚人增長,不斷有重大走私案件浮出水面。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報告稱,這次象牙拍賣在一定程度上是黑市興旺的根源,“這使許多商人和加工者認為國際象牙貿易已經解凍,進而刺激了非法走私。”

  在今年5月21日的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人士介紹說,企業要想獲得象牙貿易資格需要有象牙雕刻工藝大師,有合法的工作環境、場地、資金,有合法的象牙原料來源。企業還要承諾為非洲和全球大象保護做出貢獻,其產品銷售受到可追溯的收藏證管理制度制約。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陳敬告訴本刊記者,企業每年要向林業局申請來年的生產所需數量,“林業局組織專家開論證會,根據其生產能力、規模和庫存來確定配額。”她介紹,其中多大比例要體現工藝價值,多少用于傳承傳統技藝,多少體現創新,手串、項鏈等容易銷售的小件占多大比例等,都有詳細規定。

  “每年配額都不一樣”,一家老牌象牙加工廠的總經理說,他們通常能得到600多公斤。而福建牙雕老板張達每年能拿到約120公斤——對一家需要盈利的企業來說,這顯然不夠。100公斤的象牙原料,僅夠兩名熟練的雕刻工兩年之用。

  “光抓人判刑,解決不了問題”

  2008年后,中國市場上合法進口流通的象牙原料不過二三十噸,但在黑白兩道作用之間,象牙行業卻奇異地壯大了:從9家加工廠、31個銷售點增長到如今的37家加工企業和145家銷售企業。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陳某鐘每年能使用多少象牙要經嚴格審批,而市場對象牙的旺盛需求,讓陳某鐘捉襟見肘。為此他動起了歪心思。”本文開頭所引的媒體報道稱。合法企業的非法生意,幾乎是業內共知的秘密。“看一個牙雕工廠有多少工人,每年用多少料,就知道它的原料來源。”業內人士一語道破。

  這位人士介紹說,按規定超過50克的象牙作品要有帶照片的收藏證,與每件制品一一對應;少于50克的作品要求有收藏證。這也成了象牙“洗白”可鉆的空子。一件制品賣出后,企業以“辦證需要時間”為由不提供證件,一個合法收藏證就可以成為眾多非法制品的“護身符”。在監管層面,由于人力物力不足,原本靠密集的日常監管才能肅清的市場,往往只能通過專項行動集中清理。

  與此同時,黑市上的象牙價格還在一路走高,目前中國黑市的原料價已經達到約2萬元/公斤,卻依然供不應求。

  除了轉向黑市,很多加工商開始把木雕、骨雕作為主業。福建牙雕商張達已經很久沒買過象牙了,牛骨加工是他主要利潤來源。盡管經香港漁農署、國家瀕管辦和檢疫部門許可可以從香港購買象牙碎料,“但是很麻煩,手續半年未必下得來”。他還像很多同行一樣嘗試用猛犸牙代替象牙,這種滅絕近萬年的生物貿易是合法的。不過,猛犸牙的材質經常比不上象牙,而且“材質好的比象牙還貴”。

  張達仍然希望,象牙貿易能放開一點:“非洲需要資金來保護大象,既然我們國內有市場,為什么不合作?”至于走私,在他看來,“光是抓人判刑解決不了問題”。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