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社會之時事
---河南農大牧醫工程學院赴濮陽市領銳牧業種豬聯合繁育基地社會調查紀實
浙江省嘉興市等地將死豬拋入江中事件最近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生豬養殖戶并未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而是選擇將死豬拋入江中。就繁殖地的具體環境如何,為何養殖戶的死豬率如此高?7月2日,河南農大牧醫工程學院組成的社會暑假實踐小分隊順利抵達濮陽市領銳牧業有限公司,開始了為期6天的社會實踐調查。
隊員們來到豬場后,場長熱情的接待大家,并給他們安排好住所,交代了一些日常工作、生活方面的囑咐。這個養殖廠規模挺大,有300畝左右,從育種到育肥都在進行,各種豬總和在8000頭左右。隊員們首先觀看的是母豬的生活環境。走進養殖場,飼養員小李講給隊員們講到“母豬要注意及時分欄的,以確保每頭母豬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防止以大欺小的現象出現,有時候母豬甚至會咬傷小豬。此外,我們會經常檢查圈舍的溫度,確保圈舍溫度能夠讓母豬健康生長、防止水管凍裂,讓母豬能夠及時喝到水。”隊員們對母豬的日常管理配種舍及良好的生活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隨后,隊員們來到醫療室,這里擺放最多的是紫甲溶液。據醫療員介紹母豬打架時會咬傷皮膚,流血的地方要涂抹。隊員們還查看了往年的豬病簡歷,確定了豬場可能的高發病原是鏈球菌和副豬嗜血桿菌,這說明該豬場的繁殖基地相對良好。當隊員們問道死豬怎么處理時,場長負責人的說:“對于已死去的豬崽或母豬我們會及時把它埋掉,絕不會焚燒,更不會讓死豬肉流向市場。”從場長的語氣,隊員們給該廠的設施給予了好評。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隊員們每天對豬場進行衛生打掃,并協助工作人員完成對小豬的注射疫苗。短短的幾天里隊員們向富有經驗的豬場員工請教,對于師傅們提出的工作建議,虛心聽取,以便能夠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真正靈活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去,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今后的任務。隊長陳龍輝總結說:“每次看到豬發病大面積死亡時,肉類食品出現問題時都痛心不已。我們這些大學生就應該走進豬場,實實在在為老百姓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小分隊的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贏得了院里的鼓勵和獎賞,更贏得了社會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