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高。然而在大家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周圍自然生態環境已逐漸被破壞的事實。如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離我們越來越遠,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白色污染”、資源浪費等。如今,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保護也已成為當下刻不容緩的事情。
為響應上級團委的號召,經管學院一批批大學生們自發組成各隊于暑期前往各地開展環保宣傳活動,踐行著當代青年應有的使命。
2013年6月28日,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12-2班——赴中牟縣宣傳環保理念隊的同學們在院團委輔導員王金鐸老師的輔導下,懷著激動卻又嚴肅的心情開始了他們計劃已久、為期三天的的2013暑期環保志愿活動之旅,為調查環境污染問題和宣傳環保理念進行著自己的努力。
當日早上八點,四名隊員在其隊長張展博的帶領下從鄭州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趕至中牟縣,并于10點到達第一站目的地中牟縣新世紀廣場公園。經過簡單的逛園,大家對公園現狀有了大致了解,發現園內水池中漂浮著大量的廢棄紙張、塑料袋等垃圾且存有多處衛生死角。同學們在向管理人員反映公園的現污染情況的同時,積極分享服務團保護環境的理念和方法。之后,隊員們幫助工作人員對水池中的垃圾以及多處衛生死角進行了一次較為徹底的清理。在忙碌了3個多小時后,“新世紀”廣場公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第一天的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次日上午,針對當下資源浪費問題異常突出的現狀,同學們開始了第二天的實踐。大家選定了小吃街中的一家飯店作為試點,深入“光盤”第一現場進行“光盤理念的宣傳工作。在與老板和客人的交流中,同學們詳細了解
這是一位飯店老板對同學們的生動評價。
大到企業生產,小到人們的生活就餐,由于人們有意無意的行為選擇,資源浪費現象時有發生。雖然作為在校學生,同學們目前沒有能力在各個企業進行全面的調研和宣傳,但如果能夠盡自己微薄之力,在飯館將“拒絕浪費,崇尚節約”的理念宣傳到位,并使之深入人心,也將為社會崇尚節儉的良好風氣添上一縷春風,這也是同學們此行的意義。
剛剛跨過溫飽線,步入幸福生活的邊緣,適度改善生活,體現的是我們對美好物質生活的追求。對宴席后剩余的飯菜態度,是檢驗一個人心理素質的一面鏡子。為了面子而拒絕打包帶回,這是一種浪費,也是在無知中的犯罪,對食物的褻瀆。在餐桌前以“光盤行動”來消滅購買的飯菜是文明的,“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這是節約糧食的壯舉,值得我們追隨……
6月30日,也是服務團此次工作的最后一天。隊員們走入商店、街頭分發調查問卷,以獲悉人們對環保的認識和理解。烈日炎炎,奔走在農村的土路上,對很多目不識丁的人們講述著團隊理念,挨家挨戶分發調查問卷,在講解環保方法和意義的同時細心記錄大家的建議并積極反饋給政府相關部門,這樣巨大的工程給隊員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盡管隊員們大汗淋漓,但依舊堅持下來。作為年輕人,同學們知道,吃苦耐勞、持之以恒是出色完成任何工作的保證。“確定一個未來的目標,一定不能猶豫不決,就要堅持地走下去,即使很苦很難,當然也要適時的回頭看看。”這是前輩們對廣大青年學子的諄諄教誨。
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即將結束,大家對中牟依依不舍,一致同意在回家前在中牟當地逛一逛玩一玩。在游玩的同時,同學們不僅感受到了當地特有的文化氛圍,也親自踐行環保行為,為大家做出表率,更為直接、深入地將環保理念傳播,并使之深入人心,做出了一個雙贏的選擇。回到鄭州后,隊員們分工合作,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綜合整理和深入系統的分析。
就這樣,赴中牟縣宣傳環保理念隊2013暑期社會實踐到此就結束了,短短三天,雖然大家做的事很小,但同學們收獲很大,做好環保節能宣傳,此行意義非凡。
清晰的思路、合理的日程安排、充足的準備、靈活的變通能力和高超的工作技巧使隊員們高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實踐任務。同學們不斷摸索,團結合作,虛心向當地人請教,在實踐中積累社會經驗,提高了交流服務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使自身綜合素質有了質的飛躍。
當今社會,人們對環保節能大都有著一個正確的理解和價值判斷。談到公益環保,大家大多雙手贊成,在關于群眾利益的公共場所,也都能對自身行為有著很好的約束。但在人們獨處時,在那些表面上似乎只關系到自己一人利益之時,大家卻往往忽視了潛在的社會利益。“浪費的是自己的”這種錯誤的想法成為了環保節能道路上的攔路虎。環保節能,任重道遠。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并積極投入社會實踐,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讓保護環境成為我們生活的習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服務團發出并將持續踐行的美麗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