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蘭草成脫貧捷徑
今年3月,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與當地的蘭草協會聯合對當地的蘭草資源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查,發現萬和鎮的野生蘭草品種達到121種。
由于萬和鎮珍品蘭草資源尤為豐富,所以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蘭草交易的集散地,年交易額高達4000 多萬元。目前該鎮2000余人從事蘭草交易,海內外蘭草商人常年駐點收購。經營蘭草,成了這里農民脫貧致富的捷徑。
過度采集使蘭草瀕危
蘭草資源雖然讓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可自身卻面臨巨大的危機。萬和鎮的群眾告訴我們,前幾年,本鎮山上野生蘭草遍地,每年清明前后,翠綠一片,十里花香襲人,但如今,在鎮附近的山上,很難找到野生蘭草了。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來自海內外蘭草商人以每蔸幾元錢的價格,在當地農戶中收購蘭草,有的論斤購買,見草就收;有的高價請人挖蘭。這些掠奪性的無序濫采,使蘭草資源遭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某處一旦發現名貴蘭草,人們便趨之若鶩,立馬“地毯式”地掃蕩一遍,有的連殘根剩苗都不放過。
野生蘭科植物的所有品種,均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二類保護的物種,本應該好好保護。雖然經過批準建立了隨州市萬和鎮“七尖峰蘭花自然保護小區”,但由于經費和人員問題,無法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為緩解蘭草資源的過度采集趨勢。曾都區政府成立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建立了區鎮兩級蘭草協會,引導農戶人工培植蘭草。目前,該市建有人工種植蘭草苗圃基地150多處、數量200多萬株(盆)、栽培面積500余畝。
但總的來看,目前的蘭草經濟發展還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形成合力,生產還停留在傳統培植和小規模培植階段。蘭草種植經營活動缺乏組織引導,私挖濫采較多,蘭草知識普及不夠,相關技術和信息還相當滯后。蘭草的瀕危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人民日報》 (2006-06-02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