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稱談動物福利很奢侈
2013年07月31日
“搖錢樹”:被金錢利益“鞭撻”的動物
7月29日是世界愛虎日,@果殼網爆料稱,在中國,只要是個動物園總得養只白虎,提到白虎也總會用上“珍稀”、“保護”等字眼,但白虎從來就和虎保育沒有任何關系,它們只是為了滿足獵奇心理而被生產出來的怪胎。對此,上海野生動物園動物部經理薛時明也介紹道,“白老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白化突變后產生,先天存在免疫力、適應性差的特性。人類喜歡白虎是因為其漂亮的外貌。白虎繁殖的后代常常會出現成活率低、突發畸形等情況,白虎崽大多先天不足”。
7月28日,鄭州市動物園海洋館迎來游園高峰,海獅一遍遍擺著Pose與游人合影,時間久了開始急躁,卻被飼養員用白色塑料棒一頓猛打。這把小朋友都嚇呆了,不停問為何打海獅。據悉,每耽誤一次拍照,攝影師就損失20元錢合影費。《大河報》報道說,該事件在引發熱議后,鄭州市動物園回應稱,涉事飼養員已被開除,和動物拍照的行為已被喊停。
今年5月,長春東北虎園也曾被網友爆料稱,園方將老虎綁在木板上,邊抽打邊強迫老虎與游客合影,還讓幼童騎在虎背上拍照。
漫畫家豐子愷曾說,“如果喪失了保護動物的心,今天可以一腳踩死數百只螞蟻,將來這顆心發展起來,便會變成侵略者,去虐殺無辜的老百姓”。在金錢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人變得貪婪而殘忍。動物園如此賺錢和取樂的種種行為,又會給孩子留下怎樣的成長印記?
《動物保護法》,一部奢侈的法律?
盡管我國首部由專家建言起草的《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已于2009年9月向國內外公開征求意見。但起草小組首席專家常紀文表示,建議稿上交后,一直沒有得到回音。故而,時至今日,這一部《動物保護法》仍未出臺。目前,我國涉及動物保護的法律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這部法律主要針對反走私、反盜殺等違法行為,且被列入保護范圍的動物種類有限,并沒有考慮“動物福利”問題。
那么,這部當年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動物保護法》建議稿,究竟包含哪些新規呢?據了解,《動物保護法 (建議稿) 》旨在通過法律手段實現保護動物基本福利的目標。起草小組要求修訂刑法,增設虐待動物罪、傳播虐待動物影像罪和遺棄動物罪,對情節相當嚴重或者造成相當嚴重后果的,處6個月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這就是說,若建議稿得以實施,那么,現實中強迫老虎鉆火圈之類的危險游戲,以及盜竊動物、拋棄動物等行為,將不僅面臨巨額罰款,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不少人認為,在中國當下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談保護“動物福利”為時過早。特別是,“讓人承擔刑責”一條太“小題大做”,像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干”。還有的網友認為,“《動物保護法》的條款太過超前,這是一部奢侈的法律”。
彼時,作為法案的首席起草人,學者常紀文在建議稿對外公布期間,承受了種種非議甚至污言穢語。常教授無奈地坦言,保持沉默很難,“我昨天晚上又接到了威脅電話,一上來就罵,說我是神經病。我現在真的很憤怒!”
而面對人們對《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超前”、“過于奢侈”的看法,常教授解釋道, “我們并沒有奢談現在要給動物多少權利或福利,所以叫《動物保護法》而不是《動物福利法》。我們立法的底線是反對虐待和遺棄動物,不虐待動物就是不給動物以不必要的傷害和痛苦。我們鼓勵人們如果有條件就多給動物福利,沒有條件就少給動物福利。憐憫生命,不虐待動物,這也符合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不管我們現在是否貧窮,不管人權得沒得到保護,我們都要人道地對待動物,這也是人權保護的一種延伸” 。
此外,在學者們看來,《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絕不僅僅是保護動物不受虐待。早前,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就表明,危害人類健康的新型疾病約有75%是由動物或動物制品所攜帶的病原體引起。“無論是從健康角度、環保角度還是食品安全角度來說,動物福利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國志這樣說道。并且,由于中國缺乏關于動物福利的立法,動物產品在出口時屢屢遇到貿易阻擊。學者認為若《動物保護法》正式實行,這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現在,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動物的生命價值已逐漸被法律所承認。可以說,相較于許多國家堪稱嚴苛的動物保護法,中國的立法進程與社會認知“阻力重重”。
但中國獸醫協會會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賈幼陵對此表示樂觀,“上世紀80年代,德國經濟發展部的副部長出訪中國,強烈要求中國屠宰家畜要進行麻醉,這對當時的國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今天,所有中國現代化屠宰廠都采用了電擊麻醉或者是二氧化碳麻醉,這就是進步。” “不要把推動動物福利看得多么悲觀,只要正確的理念一點點被接受,一切都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