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貴州打響“飲水保衛戰”
2013-08-08

貴州打響“飲水保衛戰”

2013年08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8月6日電 (記者王念、胡星、楊洪濤、李黔渝、閆起磊、潘德鑫)農田龜裂、山塘干涸、作物枯死、飲水艱難……入夏以來,旱情在貴州大地上持續蔓延,全省88個縣(市、區)中有80個發生不同程度旱災,150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220余萬人飲水困難。

  絕不讓一個群眾斷水!面對災情,貴州數萬干部下鄉送水、社會各界增辟水源、群眾團結互助找水……在旱災區,一場“飲水保衛戰”在群山峻嶺間迅速展開。

  “絕不讓一位群眾沒水喝”

  今年,貴州受旱時間較常年提前,受旱范圍廣。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

  針對持續蔓延的旱情,貴州省委、省政府及時全面部署,啟動了抗旱應急響應。各地組織力量挨家挨戶排查群眾飲用水情況,確保每家每戶的飲水安全。省、市(州)、縣(區)、鄉(鎮)的各級抗旱服務隊緊急奔赴災區。全省3萬名駐村干部立即行動,投入到抗旱一線。

  抗旱救災的第一戰役是“飲水保衛戰”,目標:“絕不讓一個群眾沒水喝”。

  連日來,記者在旱區看到,機關干部、武警、消防、解放軍的送水車、送水隊活躍在各村鎮。在不通公路的山梁上,送水隊肩挑背扛,頂著烈日把飲水送到村民家中……

  在婁山關下的桐梓縣高橋鎮鎮龍爪村上壩村民組,記者遇到遵義軍分區官兵正給災區送水,村民們備了各種各樣的水桶,有序在路邊排隊取水。村民姚建新告訴記者,從6月底起,他們用水就一直靠送,每隔一天的下午4點左右,準有水送到。82歲的程攀珍老人家里的水缸已裝大半缸水,她告訴記者,子女在外打工,水是鎮里的干部送上門來的。

  黔東南州1100個駐村工作組把為群眾抽水、送水作為重中之重。在三穗縣滾馬鄉苗鳥村,陸德禮等4名駐村干部每天步行幾里路,為沒有青壯年勞力的家庭挑水,被群眾稱為“挑水干部”。陸德禮說,大旱當前,“保證群眾飲水就是我們的首要工作”。

  遵義縣龍坑鎮八里社區駐村干部鄒云霞及時協調抗旱資金2萬元,在最短時間修復好旱區破損管道,保障了群眾飲水“生命線”。綏陽縣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摸底登記建立供水檔案,確保不遺漏一個人。

  送水隊活躍在飲水最困難的偏遠山村

  “大家排好隊,每家每戶都有……”這幾天,記者在貴州部分重旱區看到,由當地消防、人武部以及社會各界等組成抗旱送水隊已深入到飲水最困難的偏遠山村。  思南縣塘頭鎮沙壩村干旱已持續兩個月,飲水成為村民最大的困難。67歲的許朝喜年老體弱,家里只能靠兩個小孫子每天走半個小時的路程去水源點背上30斤的水。看到送水隊把水倒進家里的水缸,許朝喜對送水隊員不斷地重復著一句話:“感謝黨,感謝政府!”

  為解決村里困難群眾飲水問題,塘頭鎮組織了有20多人組成的“抗旱救災隊”,每天用摩托車把水送到村民家中。每輛摩托一次能運100斤水,可供一個家庭用2天。“抗旱救災隊”隊員吳家煌說:“許朝喜是飲水重點幫扶對象,我們要保證他家水缸不見底。”

  在這場“飲水保衛戰”中,廣大消防官兵、公安民警沖鋒在前,為受災群眾送去“甘泉”。

  畢節市消防部隊全面啟動了“紅水桶”抗旱救災行動。在金沙縣城關鎮金新村記者看到,2輛消防車被取水的群眾圍得水泄不通,消防官兵迅速鋪設水帶,設置“紅水桶”供水點,為群眾加水。

  在武陵山區深處的石阡縣,公安民警全力以赴戰斗在抗旱一線,先后出動警力3000余人次,車輛200余臺次,為邊遠山區群眾送水270余噸。

  旱區群眾團結互助斗“旱魔”

  災情凝聚人心。連日來,貴州旱區群眾團結互助斗“旱魔”的感人場景不斷在干涸的大地上上演。

  旱情發生后,黔南州惠水縣大龍鄉排樓村的1500余名村民出現飲水困難。村民們一合計,可通過修建一個25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個3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從一處水流較大的山塘抽水來滿足村里飲用水需要。但所需的物資和經費影響到工程的實施。

  村黨支部書記唐和平帶頭貢獻出自家的挖掘機和工程所需砂石,不計任何費用。村民們也積極捐資、投工投勞。災難面前,最能體現團結互助的可貴精神。

  貴陽市修文縣久長鎮上寨村連續一個多月沒下雨。在一些尚未完全干涸的溪水邊、水塘邊,當地村民在取水時相互理解、謙讓,科學利用有限的水源。村民黎中才說,水塘的水本來就不多,我用多了,別人就沒得用,大家都輪流用。

  遵義市桐梓縣高橋鎮高橋村東木村民組組長趙修建說:“干旱躲不了,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除了政府組織送水,村民自己的摩托車也紛紛下山拉水。”

  在旱情嚴重的思南縣板橋鄉棗樹坪村,上百名村民齊心協力從80米的山腳下抽水到村里。抬水泵、鋪管道、挑發電機……村民們團結協作,一個小型提灌站將為全村人“解渴”。71歲的村民石幫營已頂著烈日忙了多日,他說:“干旱雖然嚴重,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