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將在鄉鎮設動物疫情監測點
2013年08月09日
近日海南省政府制定2012年-2020年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到2020年爭取實現O型、亞洲I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內非免疫無疫標準。另外規劃還將牛海綿狀腦病、非洲豬瘟、小反芻獸疫、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豬水泡病、H7亞型禽流感、水泡性口炎8種動物疫病為重點防范的外來動物疫病。
4城市試點O型口蹄疫非免疫“先行示范區”
海南省政府方面表示,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是海南無規定動物疫病區(以下簡稱無疫區)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防治工作取得了全省重大動物疫情連續12年零發生的重大成果,但是防治工作依然面臨著防治規模擴大、外疫傳入風險、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屬地責任落實不到位等亟需解決的挑戰。
在海南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2012-2020年規劃中,提出了詳細的防治目標。包括在2013年年底前在海口市、三亞市、儋州市和瓊海市建立O型口蹄疫非免疫“先行示范區”,爭取區域內重點種畜場、標準化養殖小區率先達到非免疫無疫標準。到2020年,力爭實現O型、亞洲I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實現非免疫無疫標準,A型口蹄疫達到免疫無疫標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全省達到控制標準、豬瘟全省規模豬場達到凈化標準、新城疫和狂犬病全省達到控制標準、布魯氏菌病全省達到消滅標準、奶牛結核病全省維持控制標準。
研究出臺與非免疫無疫等目標相適應的法規
海南將以4個試點市為核心逐步完善省、市縣、鄉鎮、建制村4級動物疫病防控軟、硬件建設。在全省現有204個鄉鎮及相關農場設立動物疫情監測點。研究出臺與非免疫無疫等新任務目標相適應的法規、規章制度,進一步明確應急、撲殺、補償的標準和責任。加快省、市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全面提升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實施省際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動物無害化處理場、動物隔離場、動物衛生全程監管網絡系統、獸醫實驗室、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網絡、畜產品生產與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動物疫苗冷鏈系統等重點項目,進一步提升海南無疫區品牌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水平。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動物(含野生動物)疫病檢疫、監測、監督、執法、預防、控制、撲滅、產品追溯、應急處置、動物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管理等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據悉,規劃將口蹄疫(O型、亞洲I型、A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新城疫、布魯氏菌病、奶牛結核病、狂犬病、沙門氏菌病、禽白血病、豬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經典豬藍耳病)納入優先防治的省內動物疫病。將牛海綿狀腦病、非洲豬瘟、小反芻獸疫、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豬水泡病、H7亞型禽流感、水泡性口炎納入重點防范的外來動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