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突變或影響哺乳動物數量
2013年08月15日
中國科學報訊 古埃及法老陵墓上的銘文和雕刻通常會有羚羊圖案。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古埃及,當發生顯著的氣候變化時,諸如大羚羊此類的哺乳動物的數量也會發生波動。
這項發現基于十多年前動物學家Dale Osborn開展的針對古埃及哺乳動物的考古學和古生物學調查。約6000年前,38種大型哺乳動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如今僅剩8種。
加拿大溫哥華市西蒙弗雷澤大學生態學家Justin Yeakel說:“這項數字背后隱含著有趣的故事。古代藝術證據和書面記錄是一致的。”他在近日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召開的美國生態學會年會上展示了這一研究。例如,Yeakel表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2300年前說,在希臘,盡管獅子很罕見但是存在;不久之后,獅子最后一次出現在當地的藝術記錄中。
該研究小組發現,3次埃及食肉動物數量銳減都恰逢氣候突變——轉向更干旱的天氣。干旱氣候發生的時間也和人口數量發生變化的時間(約5500年前,在非洲濕潤期結束之時)相對應。
Yeakel和巴西圣保羅大學生態分析員Mathias Pires發現了這種氣候關聯,他們調查了遠古動物滅絕和食物鏈穩定性的關系。Yeakel說,通常情況下,食物鏈越短,動物的數量越穩定。
并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計算生態學家Carl Boettiger說:“食物鏈的構成是復雜的。無需具體知道誰捕獲誰,他們的研究能有力地推斷出食物鏈的穩定性。”
Yeakel及其同事認為,古埃及動物的滅絕模式不能被解釋為偶然事件。某一個物種的存在或消失并不會對一個食物網產生多大影響,這和今天很多地方的情況形成了強烈反差,也許是人類過度開發而造成了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