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保護國際研討會成都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3-11-07
中新社成都11月7日電 (記者 徐楊祎 安源)大熊貓保護國際研討會7日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的動物園、主管部門、中國大熊貓保護機構等單位的近200名代表齊聚蓉城,共同探討全球最受關注的野生動物保護旗艦物種——大熊貓的保護問題。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惜物種,被列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具有極高的生態、科研、文化及美學價值,深受世界各國民眾喜愛。目前,全球已有12個國家的17個動物園與中國建立了大熊貓長期合作研究關系,在國外參與合作研究的大熊貓達39只。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指出,這些合作研究項目不但使更多國家的民眾有機會直接觀賞大熊貓的可愛形象,也在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工作,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合作研究模式。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大熊貓保護工作力度,一是加快了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二是組織實施了全國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工程,先后建立了64處自然保護區,保護范圍覆蓋了60%的大熊貓棲息地和70%以上的野外種群;三是強化了大熊貓保護的科研投入,建立了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陜西樓觀臺大熊貓繁育基地等機構組成的大熊貓保護、繁育的科技支撐體系,并啟動了人工繁育大熊貓放歸自然的科學試驗。
美國華盛頓動物園園長丹尼斯·凱利表示,近年來,多家國際研究機構與中方密切合作,在野生大熊貓遷徙、大熊貓繁育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國內外的科學家和動物保護專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攻克,比如在相互隔離開的保護區之間建立更多的通道,通過營養生態學來保護熊貓的健康等。”丹尼斯·凱利說,他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以進一步推動大熊貓的保護工作。
經過多年的努力,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已有一定的增長,大熊貓的瀕危狀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大熊貓保護工作還面臨著全球氣候變暖、棲息地破碎、野外種群生存壓力加大、圈養種群遺傳多樣性降低等嚴峻挑戰,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據悉,與會的野生動物專家、科學家等將在為期六天的會期里,展開十余場主題研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