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黃金透雕劍鞘
出土的組玉佩
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7日報道:2004年8月的一聲炮響,引起各方對陜西韓城梁帶村這塊土地的關注,并導致已在10米深地下沉睡近3000年的兩周古墓葬群最終現世。考古專家指出,古墓群是繼秦始皇陵兵馬俑后陜西最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今年5月9日公布的200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梁帶村兩周遺址榜上有名。5月25日,梁帶村古墓群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深夜一聲炮響,大量罕見金器玉器驚現于世
2004年8月底的一個深夜,陜西韓城黃河西岸的梁帶村,“嘭”的一聲悶響,將大半個村子的村民吵醒。
當村民打著手電筒鉆入玉米地里,見到人影閃過之后,便發現了新盜洞掏出的土。在土里,村民們找到了一個類似手鐲式樣的環形青銅器件,于是村民認定跑掉的人就是盜墓賊,立即向當地警方和文物部門報案。
雖然當地政府安排了巡邏人員,但盜墓者還是接踵而至來到了梁帶村……據有關部門統計,從2004年底到2006年1月份,共有30多個盜墓團伙“光顧”過梁帶村,前后共有40余名盜墓者被抓獲。
去年4月21日,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孫秉君和技工劉銀懷趕到了梁帶村。首次發掘就定在盜墓者想用300斤炸藥炸洞的麥田里。眼前的景象讓考古人員大吃一驚:隨著黃土刨出,眼前開始出現了馬骨、馬車等物――這是一座車馬坑,長約5.1米,寬4.2米,共出土馬車4輛,馬骨架5具。
“只有貴族才有這么大的車馬坑。在車馬坑的南邊發現的青銅車飾,則證明了年代的久遠。”考古發現令考古人員信心大增。
考古人員用洛陽鏟對1/10面積推測的核心地帶進行勘探,共發現距今至少2800年的西周、東周車馬坑17座,墓葬103座,其中最重要的有4座帶斜坡墓道的大型墓葬。
考古專家指出,古墓群是繼秦始皇陵兵馬俑后陜西最大的考古發現。到2月20日,在國家文物局和陜西省文物局批準發掘的3座古墓中,已出土包括30件青銅禮器,600余件青銅魚,大量的青銅車馬器,大量罕見的金器、樂器、玉器,以及6000余顆瑪瑙、1300多枚海貝……
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尤其是精美的黃金透雕劍鞘、龍形鏤空金環、玉劍、組玉佩、建鼓等大量罕見金器、玉器、樂器陸續出土,梁帶村古墓群已引起國家高度關注。
●連夜挖掘文物,武警嚴密守護確保國寶安全
盜墓團伙并未因考古人員進駐梁帶村而停止盜墓活動,為了打擊盜墓團伙的囂張氣焰,2006年1月10日,武警陜西總隊二支隊12名官兵和兩條警犬在中隊長張懷英的帶領下奉命進駐梁帶村,擔負起守護古墓群文物的任務。
1月26日晚10時30分,梁帶村因為停電漆黑一片。突然,從不遠處傳來“轟、轟……”幾聲巨響,張懷英接到報告后,立即帶領戰士趕赴挖掘現場……凌晨2時,聯合搜查隊終于發現盜墓分子用炸藥炸開的深達20多米的洞穴,洞穴直指一個已經挖掘到的大古墓。為了安全起見,在武警官兵加強警戒的同時,公安干警連夜對洞穴進行挖掘處理。
從挖掘現場到考古隊臨時存放文物的庫房,盡管只有短短的500多米路程,可沿途樹叢密布,而且水渠、溝壑、土坎交錯,地形復雜,給轉運出土文物增添了不少安全隱患。
考古中,首次發現的兩周時期的黃金鏤空透雕劍鞘、龍形鏤空金環、三角龍形帶飾、獸首形帶扣等珍貴金器文物清理出土的當天,原定晚上6時由兩名戰士負責護送,可由于清理工作進展緩慢,直到晚上10時15分,這些珍貴金器才一一被考古人員清理挖掘出來。考古人員將這些金器一一裝入小盒后,武警戰士一前一后一側,護送身背珍貴文物的考古人員返回駐地。路上,一個考古隊員不小心腳下一滑,走在側面的張懷英迅速扶住他。“要不是張隊長眼疾手快,這些珍貴文物將被摔壞。”考古隊隊長孫秉君激動地說。后來官兵們才知道,那名考古人員的背包里裝的全是珍貴玉器。
2006年4月,古墓主人的身份已初步得到確認,已發掘的3座古墓系周文王時建立的諸侯國芮國國君及夫人等的墓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