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道貫鵬城 勝景撲面來
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時間:2013-11-11

綠道出行·暢游山海 作者:彭華明

“綠色出行·綠道休閑·幸福鵬城”系列宣傳活動中,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體驗綠道騎行。

梅林坳綠道旁的集裝箱驛站和公益宣傳牌
中國環境報記者 劉晶
如果用一個動詞來形容深圳,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創新”;如果用一個名詞來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活力”;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深圳市,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綠色”。
作為一個國際化城市,深圳市在經過了短短幾十年的蛻變和重建后為自己樹立了一張獨具“深圳印象”特色的綠色名片,在藍天碧海的環境氛圍中,深圳市民享受著一份難得的愜意和悠然。綠道建設則是這綠色名片中的最亮點。
綠道建設成果顯著,慢行系統形成網絡
2010年以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東省住房建設廳的統籌指導下,深圳市追求“好”、力爭“快”、堅持“特”、突出“新”、立足“干”,全力以赴推進綠道網建設,實現了“一年基本建成,兩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標。通過綠道網的建設為市民生活增添了很多綠色,并將城市的綠色出行系統連接成網,形成統一連貫的格局。
綠道建設不僅是一項城市民心工程,更是涉及到城市整體規劃的市政工程。在規劃中,深圳市率先提出構建“省立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三級綠道網,得到廣泛認可和普遍推廣,高水準規劃了各具特色的兩條省立綠道和25條城市綠道。
目前,深圳市共建成綠道2210公里,實現全市平均每1平方公里面積有1公里綠道的目標,利用綠道開展各類活動1200余次,綠道使用人次近5000萬,綠色出行帶動碳減排23.9萬噸。享用綠道已成為深圳市民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綠道建設的規劃設計中,深圳市特別考慮到城際綠道的功能。城際綠道不僅是城市的綠色屏障,也為城際交流增添了獨具風情的徒步線路,讓城市之間的距離縮短,讓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
綠道建設特色突出,實用觀賞兩不誤
按照綠道周邊的自然景觀進行分類,深圳城市綠道可分別海濱型、濱河型、山林型、公園型和都市型等5種類型。深圳市的綠道建設旨在通過構建一道綠色景觀線,增強城市的厚重感,彰顯城市的青春活力。
綠道依托自然山體、城市公園、街頭綠地、濱水綠帶等現有綠化基礎,采用復層綠化模式和垂直綠化技術,形成色彩層次豐富、景觀自然和諧的綠道綠化帶。對于原先沒有綠化或者綠化質量較差的路段,按照“生態化、多樣化、本土化”的原則,同步進行補綠和綠化提升,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植被,本土樹種占綠化植被總類的72.8%,為綠道建設勾勒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形態,讓綠道建設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深圳市的城市綠道覆蓋全市10區,各區都充分挖掘和發揮自身獨特的地域資源和人文特點,建成特色各異的城市綠道。人文氣息的加入為綠道構建了更加豐富的整體形象,凸顯了各區的特色,形成了個性與共性統一的和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