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只候鳥做客隆昌古宇湖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布時間:2013-11-18
棲息在鳥排上的鸕鶿。王林遠 攝
古宇湖候鳥振翅飛翔。王林遠 攝
候鳥遷徙的故事,是一個承諾,一個回歸的承諾。它們的旅程,飛越數千里,當中危機重重,目的只有一個:生存。今年入冬后,鸕鶿、灰雁、骨頂雞、白鷺……北方的候鳥們如約而至,紛紛來到川南最大的內陸湖——隆昌縣古宇湖。據悉,首批從青海遷徙過來的候鳥已有5萬余只,在古宇湖邊,大家已經能夠欣賞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場景。
遷徙 青海候鳥提前安家古宇湖
紀錄片《鳥的遷徙》開頭的第一句話是:“候鳥遷徙的故事,是一個承諾,一個回歸的承諾。它們的旅程,飛越數千里,當中危機重重,目的只有一個:生存。”
9月底,青海、甘肅等地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這意味著北方的候鳥們開始了生命的征程。10月底,陸續有鳥兒筑巢在古宇湖,隨著氣候越來越冷,更多的鳥兒遷徙至此。
已在古宇湖景區管委會工作6年的周鈺松說,首批候鳥比去年提前了十余天到來,大部分是從青海而來,現在較為常見的是鸕鶿、灰雁、白鷺。接下來的時間,還將有更多的候鳥棲息古宇湖。
大批候鳥“光臨”古宇湖讓周鈺松和他的同事們有了更多的工作,到了一年當中最繁忙的階段。除了日常工作照做之外,制作鳥排、喂鳥、巡視……保護候鳥的工作成了他們的工作重點。
15日中午,周鈺松駕著游艇再次近距離觀察棲息在兩座鳥排上的候鳥。鳥排是一種人工搭成的木架,專供鳥兒棲息。鳥排由大型蘭竹制成,價值不菲,約10萬元一座。
為了留住候鳥,古湖景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會不定期將玉米、稻谷,甚至買來小魚、小蝦送到鳥排上,喂給候鳥吃。“現在我們放200斤的谷物,鳥兒3天就吃完了。”周鈺松說,按照以往經驗,到12月底時,大批候鳥的造訪,每天都會消耗500多斤谷物。
周鈺松是新疆伊犁人,已和候鳥打了6年交道的他,對候鳥感情頗深,雖然工作量劇增,但他常常把候鳥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讓無法親臨古宇湖的朋友們“望鳥止渴”。周鈺松說:“這段時間雖然忙,但能夠定期見到遷徙來的候鳥,和朋友分享這里的景色,十分有樂趣。”
守護“鳥爸爸”11年救鳥上千只
“呼呼,嘎!噶!”隨著游艇的靠近,轟隆的馬達聲驚擾了鳥排的候鳥,數百只白鷺離開水面,振翅飛翔,遠處傳來拍打翅膀的聲音和清脆的鳴叫聲。這一壯觀的場景,讓岸邊的游客拍手叫絕。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了讓這一美景每年都能在古宇湖上演,有一位隆昌當地人功不可沒,他叫王林遠,被稱為“鳥爸爸”,在當地頗有名氣。
王林遠從2002年開始保護和救助鳥類,經他救助的鳥兒有數千只,2005年他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東方美食雜志社聯合評為“中國綠色形象大使”。在保護鳥類的道路上,王林遠被毒蛇咬過,遭遇過車禍,救鳥拆網時手被劃傷過,和捕殺鳥類的不法分子斗爭過。王林遠說,他想用自己的行動來呼喚大家保護野生鳥類。
噓!我害羞
為保護候鳥 環湖公路北岸限行 1/3湖面禁航
首批候鳥的到來讓古宇湖成了候鳥樂園,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從景區管委會了解到,目前古宇湖環湖公路北岸禁止機動車輛進入,此外,湖中央的蝴蝶島至船形島,岸邊的三登石至娃娃島均拉起了禁航行,禁止游船進入驚嚇候鳥。據悉,5.4平方公里的湖面約1/3為禁航區域。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還了解到,12月底至次年3月份,為候鳥遷徙至此的高峰期,屆時將有更多的候鳥棲息在古宇湖。據統計,2012年古宇湖及周邊共迎來了60余萬只各種候鳥。
目前,繼石牌坊旅游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之后,隆昌啟動了古宇湖景區4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工作,計劃投資5億元,推進游客中心綜合服務區、觀鳥區、旅游區步游道等8個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古宇湖綠化、古宇湖水源保護、古宇湖候鳥保護及鳥文化打造等5項工作,確保到2015年成功創建。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羅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