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個環志站“個體戶”的情懷
2013-11-20

一個環志站“個體戶”的情懷

——追記全國鳥類環志工作志愿者朱坤杰

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時間:2013-11-20

    2013年7月2日晚,72歲的朱坤杰老人走了,離開了她朝夕相伴十數年的大山,離開了她心心念念牽掛著的鳥兒。

    朱坤杰創辦了吉林省目前僅有的鳥類環志站。在她的照料下,琿春這個澳大利亞、日本和我國南方兩條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變成了鳥類遷徙的樂園。她的鳥類環志工作不但填補了琿春保護區的科研空白,在吉林省和全國的鳥類科研工作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愛鳥之人樂做環志站“個體戶”

    說起朱坤杰與鳥兒的故事,還頗有些曲折。她本是動物繁殖利用專業畢業,沒想到1969年從東北林業大學畢業后,卻被分配到通化礦務局當了一名中學教師。煤礦系統體制改革后,她又同丈夫一起被調到長春市,做起報紙編輯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的朱坤杰收到了她大學同學、現任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劉伯文的一封信。信中,劉伯文邀請她去黑龍江參加鳥類環志科研工作。

    鳥類環志,就是把特定的環戴在鳥的腳環等處,并進行鳥體測量,將數據記在統一設計的專用環志卡上,然后放飛。這是一種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重要手段。當時,朱坤杰正因心臟病幾次入院,醫生下了病危通知。但她毅然決定重操專業,“與其躺在床上,不如趁著還有一口氣再為國家環鳥事業做點事情”。

    開始時,由于身體虛弱,朱坤杰每天只能做20~30只鳥的環志。她就每天上山溜網五六趟,遇到特殊季節,一天更是跑八九趟,一直從天亮忙到天黑,從不因事或因病耽誤一天。幾年下來,她已熟練掌握了全部工作程序。在她看來,這些小鳥就像是一只只精靈,為生活帶來了絢爛的色彩。

    這時候,黑龍江省的鳥類環志工作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在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侯韻秋的建議下,朱坤杰在吉林省開創了她的第二個鳥類環志點——琿春鳥類環志站。朱坤杰成為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從事鳥類環志工作的義務工作者,也是全國30多個環志站中唯一一個“個體戶”。

    鳥類環志的科研經費少,為了節省開支,朱坤杰還自掏腰包購買設備,動員家屬、親友幫助開展鳥類環志工作。最多的時候有9個志愿者幫忙,自己的老伴、兒子、兒媳和女兒也都被她動員起來了。

    在鳥類環志過程中,朱坤杰還時常為慕名來訪的當地中小學生和外地志愿者講解鳥類生態知識,為保護區管理局培訓員工。幾年來先后救助過保護區管理局和當地群眾送來的傷病鳥近20只。就在朱坤杰去世的一周前,她還救了兩只受傷的小貓頭鷹和一只白鷺,并談到了設立受傷動物救助站的事情。她說:“要是沒地方就在我這建,我這地方大,也愿意整,和小動物們待在一起我可開心了,以前我都是接到病危通知的人,這么多年活得這么硬實,多虧了林子里住的鳥兒。”

    隱居深山10年,環志13萬只鳥

    朱坤杰的鳥類環志站是我國唯一一個個人志愿性質的環志站。與鳥兒相伴十年,朱坤杰老人對環鳥的熱情有增無減,每當談到鳥兒,她就激動得像個孩子。老人對環鳥的這份執著,來自于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用老人的話說就是:這世界如果沒有了鳥語花香,那么,生活也就沒有了山花爛漫。

    朱坤杰常說,鳥兒沒有國界,環志的鳥也可能飛到臨近的國家,而回收國會和環志國核對標志環的信息,如果一只鳥的環志出錯了,那全國的環志工作就滿盤皆輸,沒有人再相信我們的環志工作了,“經費的事兒可以以后再說,但環志工作不能撂下”。

    朱坤杰的事業也得到了老伴楊永勝和孩子們的大力支持,到了環志季節,孩子們就是她的得力幫手。2003年,朱坤杰迎來了環志點成績最突出的一年。這一年,她帶領大家共環志了99種2萬3千多只鳥,在全國32個鳥類環志點中名列第四位。

    大兒媳付宇霞回憶說,那一年的10月15日,鳥兒特別多,從早晨4點多開始,婆婆就帶著他們男女老少9口人,手腳不停地忙了整整一天,環志了3168只鳥,是正常工作量的3倍。直到晚上5點多,大伙才吃上那天唯一的一頓飯。

    十年來,朱坤杰共環志159種13萬多只鳥,其中近20種鳥在琿春地區首次發現。同時,她也陸續回收到俄羅斯環志的鳥類6種11只、黑龍江省環志的鳥類1只。她環志過的鳥類先后被日本、韓國以及我國福建、廣東、山東等省的鳥類環志站回收到。朱坤杰的環志站于2007~2009年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先進鳥類環志站,她本人也因出色的工作受到國家林業管理部門的表彰。

    臨終前,朱坤杰囑咐家人,將骨灰撒在自己最喜歡的那片山林。她的家人遵照她的囑咐,將骨灰悄悄地葬在琿春市馬川子鄉依力南溝一處不為人知的山林里。

    朱坤杰最大的心愿是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環志鳥這一行列。值得欣喜的是,大兒媳付宇霞在朱坤杰走后,決定把婆婆的鳥類環志事業傳承下去。這也是老人生前認為環志站的最佳接班人。

    李艷紅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