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每年40萬噸落葉變有機肥
來源:銀川晚報 發布時間:2013-11-21
落葉滿地。本報記者 屈曉飛 攝
街道兩旁修剪的樹枝去了哪里?小區公園里干枯的落葉怎么處理?這些都曾是城市管理者最為頭疼的問題。最近,伴隨著銀川市園林綠化植物廢棄物處置點的建成,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據初步測算,該處置點投入運行后,每年將有40萬噸植物廢棄物會以肥料的身份重新投入園林綠化,這在西北是首家。
年40萬噸廢棄物難處理
銀川市園林局副局長吳立偉介紹,目前銀川市每年都有40萬噸以上的園林綠化植物廢棄物需要處理,僅綠化一處管轄的642公頃的綠地每年僅修剪的枝葉、雜草就達5萬噸。而傳統的處理植物廢棄物的方法主要以焚燒和填埋為主,不僅浪費資源,還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所以,如何用更科學的辦法解決植物廢棄物問題,一直是困擾城市環境管理者的難題。也正基于此,銀川市建設的西北首家園林綠化植物廢棄物處置點近日正式開始試運行。
記者從銀川市城管局榮潔公司了解到,作為全市唯一一家處理生活垃圾的公司,公司每日處理生活垃圾1400多噸,其中來自三區及賀蘭縣的落葉垃圾就達300噸。
枯枝敗葉“變身”有機肥
銀川市園林綠化植物廢棄物處置點廠址在銀川市西環高速路附近。
記者在該廠看到,隨著機器發出的巨大轟鳴聲,枯樹枝被粉粹成樹葉大小的片狀碎片。隨后,工作人員將這些樹枝碎片混合牛糞攪拌,再發酵成肥料。最終,發酵好的肥料將作為養料補給打包用于種植城市苗圃中的其他植物。
“該項目不僅保護了銀川優美的城市環境不被污染,還符合了‘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吳立偉介紹,目前,該局已投入60多萬元用于廠房設備及收集點的建設。
全城將建15個收集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園林局已經建成了3個收集試點,并計劃增加至15個。
“如何能保證這座全新的工廠正常運營,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運輸費用。”吳立偉說,目前,只建成了3個收集試點,運輸費用還可以自行承擔,一旦15個收集點全部建成,每年的運輸費用將成為一筆不小的開支,預計每年需要100萬到200萬才能維持該項目的基本運營,這筆費用怎么解決,目前正在摸索中。(本報記者 周志翔 實習記者 馮楊)
■延伸閱讀
國內外對于園林植物廢棄物的處理
在美國,很多企業利用固定廢棄物,如:枯枝落葉、生活廢棄物,甚至禽獸糞便等來生產堆肥、基質或有機物質來代替自然土壤,用于綠化施工和綠地改良。
在國內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也已開始將園林廢棄物和生活廢棄物區分收集,并設立專門的粉碎廠,將這些廢棄物處理后還田。全國建有廢棄物綜合消納基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天津、重慶和武漢等地。而部分城市也僅限于粉粹后用于植物有機覆蓋,并未進入發酵堆肥加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