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林場改革釋放中國好空氣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3-11-26
麗水是有名的中國生態環境第一市,自然風光秀美,可謂山好水好空氣好。高達80.79%的森林覆蓋率,讓這座城市綠意盎然;1163萬畝的生態公益林,則讓“生態”成為了這座城市最大的優勢,其平均負氧離子濃度達到了每立方厘米3000個,效益高達2229.1億元。
“在咱們麗水,吸上一口氣,享受到的不僅僅是潔凈的空氣,還有滿滿的負氧離子。”麗水的市民們說起此事不無自豪。每天,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會去白云森林公園爬爬山,吸吸新鮮空氣,他們親切地稱之為“我們的花園”,并自覺呵護。
然而,鮮有人知的,曾幾何時,這里的職工還是生活艱難,靠大量伐樹謀生……
禁止采伐 守著金山過窮日子
創建于1927年的白云山生態林場前身是“麗水市實驗林場”,經營面積近4萬畝,職工71人,是浙江省4個成立最早的國有林場之一,擁有木材蓄積量28.3萬方。1992年,經浙江省林業廳批準建立省級森林公園。
不過,雖然坐擁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改革之前,白云山生態林場可謂是“守著金山過窮日子”。
以往,按照自收自支的原則,“靠山吃山”一向是林場人謀生的途徑。然而,從上世紀末開始,國家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停止天然林采伐,原本不甚富裕的白云山生態林場就陷入了困境。
2007年,林場的職工年平均工資只有2.1萬,是麗水林業系統乃至企事業單位最薄弱的群體之一。
“那時,全場干部職工的工資發放都成了問題,時有拖欠,甚至每人每月僅發的部分工資都讓人焦頭爛額。”林場場主毛小榮告訴記者,林場收入本來就少,還有退休的老職工,這給林場帶來了很大壓力,一些年輕人都找不到對象。
“那種情況下,為了給職工發工資,大量伐樹賣錢,就成為了不得不干的一件事。”他說,1998年至2004年間,白云山林場連換了4屆場長,木材蓄積量卻還是持續萎縮,更別提每年的造林任務了。
定性公益 政府花錢買生態
2007年,白云山生態林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這一年,麗水的生態文明建設開始如火如荼地展開,“浙江綠谷”、“華東氧吧”、“浙南林海”、“中國生態第一市”等美譽接踵而至;也是這一年,林場做了一個統計,發現2000年至2006年,每年來到白云森林公園游玩的市民已達30余萬人。
“林場的生態公益林占比達94%,是沒有圍墻的露天‘綠色工廠’,且森林公園的定性是市民公園。”毛小榮說,基于這樣的理由,他們申請將林場轉為公益性事業單位。
改革中,職工怎么安置?毛小榮跟記者算起了細賬。71名在職職工中,重新核定編制為36名,富余人員保留事業身份由林場統一使用。離退休和提前退休人員、精減退職人員在內的156人,一并計提社保經費移交社保中心統一管理。其他核定編外職工也在林場生產、管護等崗位得到了妥善安置。
此外,林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日常運營維護等費用也由麗水市財政統籌解決。
“這場改制也許是國有林場改革以來犧牲最小的一次:沒有一個人下崗,在職職工、離退休人員、職工遺屬、計劃外臨時工均得到妥善安置。”麗水市林業局局長項旭平說,2007年,中國林場協會會長沈茂成專程跑到麗水調研并表示,“白云山林場改革符合國有林場改革方向,走在前列,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由此,白云山林場的改革經驗很快在青田、景寧、龍泉等地推廣。
“現如今,我們每年的綠化造林任務為15萬畝左右,近3年累計完成造林更新72.7萬畝。”麗水市林業局局長項旭平說,麗水的好空氣里面,也有著林業的一份功勞。
此后,“培育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提供生態產品、建設生態屏障”就成了林場的新追求。
城市后花園 好空氣洗肺不用錢
曾經舉著斧子向樹要飯吃,如今一轉身成了公益林場、城市后花園。林場人的眼光更長遠了,從一個森林“砍伐者”變成了“守護者”。
對此,毛小榮列舉了組數據進行對比:2008年,林場的森林蓄積量只有23萬立方米,2012年,卻已經急速增加到了的28.6萬立方米。
“主要因為采伐指標減少,改革后林場自己又主動壓減,完全停止經營性主伐。”他說,現在白云森林公園已經成了麗水市區的一個肺,源源不斷地排放出清新空氣。
此外,改革后充滿活力的白云山生態林場還融入了城市統籌發展。2006年以來,麗水累計投入2.3億元建成白云森林公園入口綜合區,麗水“三寶館”、18幢仿清建筑、16公里林區公路,21公里游步道等。
“現在,麗水市民將白云森林公園當成了自家的后花園,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在這里鍛煉,而且只要有人上山砍樹,他們就會立刻打熱線電話投訴。”毛小榮說,今年9月份,為讓在景區鍛煉和游玩市民隨時了解這一區域的負氧離子濃度、溫度和濕度等情況,他們還特地在白云森林公園入口處和公園景區內安裝了3塊LED電子顯示屏,實時更新園內數據。
實際上,除了白云山生態林場,慶元百山祖、遂昌南尖巖、神龍谷……目前,依靠著國有林場的改造與挖掘,麗水已擁有16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36個“林家鋪子”森林旅游點和47個省級“森林旅游村莊”,由此帶來的森林、濕地的生態效益高達2229.1億元。
麗水,以16.9%的國土面積和5.2%的濕地面積,分別為浙江貢獻出24.5%和10.9%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