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父子三人精心呵護候鳥20多年
2013-12-04

父子三人精心呵護候鳥20多年

來源:湖南日報 發布時間:2013-12-4

每天傍晚,成千上萬只小鳥飛回吳榮山精心呵護的“半島”棲息,這里成了各種候鳥安全舒適的“家”。 本報記者 張新國 攝

 

  兩代人,20多年,精心呵護候鳥,被氣槍指著也不退縮——

  護鳥父子兵

  兩代人,20多年,精心呵護一群候鳥。道縣白馬渡鎮白馬渡村的瀟水河畔,吳光農、吳榮舉、吳榮山父子三人護鳥的故事,成了一段佳話。


  
鳥的天堂

  眼下正值候鳥抵達南方越冬的黃金季節。11月30日下午,記者慕名來到吳榮山家,探訪那片神奇的鳥林。

  吳榮山在前面帶路,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口約80畝水面的大水塘。在水塘的東北角,有一個約1200平方米的“半島”,島上種滿了竹子和果樹。吳榮山指向那片林子說:“那就是鳥兒的家。”

  逐漸靠近半島,未見鳥兒,先聞其聲,唧唧喳喳一片叫聲,聽聲音判斷,足有近萬只鳥。“半島”無人居住,有樹臨水,環境非常適合鳥類棲息。

  “每天清晨,鳥兒飛出去覓食,傍晚,鳥兒才返巢,現在正巧趕上了鳥兒返巢的時候。”吳榮山介紹說。

  不一會兒就有小鳥成群結隊地飛回“家”。

  “今年9月,洞庭湖護鳥第一人李劍志老師來到這里,用長鏡頭相機,觀察了很久,發現林子里有鶴、白鷺、八哥、雪燕等20多種鳥,數量最多的是雪燕。”吳榮山介紹說,“在鳥最多的時節,有約3萬只,傍晚鳥兒歸巢的時候,天空中成群結隊的鳥群猶如旋風般飛向半島,落下的鳥把樹枝和竹林都壓彎了。”

  鳥來是福

  保護這批候鳥是從吳榮山的父親吳光農開始的。

  他父親喜歡養鳥和遛鳥,大約是1990年的冬天,當地下了一場很大的雪,吳光農發現從自家那片林子里跑出好些小鳥在外覓食。他就嘗試著給鳥喂些谷子。起初,小鳥不敢來吃。時間長了,小鳥逐漸適應了。漸漸地,周邊來吃谷子的鳥多起來了。

  第二年春天,有些鳥飛回了北方,有的鳥選擇留下來在林子里安家。

  到了秋天,飛到北方的鳥,好像認識路,又都飛回來了,而且數量增加了很多。這使吳光農有了成就感,也更加堅定了他喂鳥、護鳥的決心。

  吳榮山回憶道:“父親告訴他和哥哥,鳥兒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它們來到這里安家,說明這里生態好,是好事,也是我們家的福氣,我們家要保護好它們。”

  從此,一家人便擔負起保護和照顧鳥兒的任務。他們在林子周邊種植了柿子樹等果樹,供鳥啄食。到了冬季,植物凋敝、蟲兒冬眠,鳥兒們出去找食并不容易,每天下午四五點鐘,他父親就在鳥兒們看得見的路上撒上谷子、黃豆、飼料等食物,為飛回來的鳥兒提供“晚餐”。同時,他們還要阻止村上或周邊村的人來打鳥。

  年復一年,這個有水有林、安全和不愁溫飽的“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

  1998年,吳光農已年老體弱,護鳥的任務便落到了吳榮舉、吳榮山兩兄弟身上。

  大膽奪槍

  “護鳥初期,村里常有人來打鳥,他們不聽勸告,說鳥又不是你家養的,我打了你能怎樣?沒有辦法,父親和哥哥經常跟打鳥人拳腳、棍棒相向。”吳榮山說。

  “一次,來了3個打鳥的人,拿了兩把氣槍。我和兒子發現后,馬上趕過去。他們仗著身強體壯,手里有槍,根本就不聽勸告。見這伙人很強硬和霸道,我把兒子叫走了,留下我一個老頭來對付他們,出了事,我個人扛起。他們用槍指向我,我就拿了把鋒利的菜刀,抵住其中一個拿槍人的肚皮。僵持過程中,我不停地勸導和教育他們。或許是他們心虛,或許是怕了我這個倔強的老頭,也或許是怕我兒子去叫人,最后,他們把槍留下,走了。”這次危險的護鳥經歷,吳榮舉還歷歷在目。

  有人說,為了幾只野鳥,把人都得罪了,你們這又是何必呢?

  “鳥是有靈性和生命的,它們選擇在我們的林子里安家,就像我家的家庭成員一樣,我們不允許有人危及鳥的生命。村里人到我家吃點、喝點、拿點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動鳥。”吳榮山回憶父親對他們兩兄弟說的話,“鳥被打死了,這一群鳥就十年八年不會再來了;朋友不理解、得罪了,還可以再找。”

  一家人護鳥常與人動真格的消息在鎮里傳開了,漸漸地,就沒有人來打鳥了。

  代代相傳

  2009年,吳榮山在家開起了農家樂,可在他的農家樂里從來看不到野味上桌。餐館沒有特色,幾年下來生意不太好,可他仍然不以野生動物作為招牌菜來吸引食客。

  時下,正是柿子成熟的時候,吳榮山家附近種了很多柿子樹,他摘了兩個柿子給我嘗,很新鮮、很甜。

  “我們這柿子從不打農藥,成熟了就是小鳥的美食。”吳榮山摘了一個被鳥吃過的柿子讓我看。紅得透明的柿子,被小鳥啄了很多小洞。
  每天傍晚小鳥歸巢的時候,吳榮山兄弟倆都要圍著林子轉一轉,他們說,這時候鳥如果受到驚嚇,散了窩,鳥就不會來了。

  “晚上,如果聽到狗叫或鳥唧唧喳喳的叫聲,十有八九是有人來獵鳥,再冷的天,我們都會起來看護。”吳榮山說。

  20多年來,在他們一家人護鳥的影響下,村里人由當初野蠻捕鳥到共同保護這群候鳥,保護野生鳥類從此變成了村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而吳榮山一家更是把這群候鳥當成他們的寶貝。

  吳榮山說:“這群小鳥是大自然的饋贈,等自己老了,就讓兒子來接班,承擔起保護這群候鳥的義務,代代相傳。”(記者 張新國 鄒儀 通訊員 何紅福 熊雪楠)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