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死亡簿:江里又少了19頭
來源:現代快報 發布時間:2013-12-09
來自黃石江豚長跑隊、南京各大高校的150名志愿者,繞玄武湖長跑一圈,呼喚人們關注江豚,留住它的微笑。昨天,“為江豚來奔跑—2013長跑接力與宣傳”活動在南京玄武湖舉行。這次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等主辦,這些志愿者們一路從湖北黃石出發,南京是第13站,接下來還將去鎮江、上海。
今年3月,長江淡水豚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豚僅有1040頭,種群下降率約為14%,比大熊貓還稀少。專家說,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江豚會在未來5~10年間從長江消失。
長跑志愿者“中霾”掛水
“為江豚來奔跑”活動,從湖北的黃石出發,途經宜昌、石首、武漢、湖口、安慶、銅陵等,南京是第13站。志愿者們經過的地方,都是科考隊員們發現過江豚的地方。
據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的張軍介紹,參與活動的志愿者中最年長的一位已經74歲,志愿者們從湖北出發,沒想到跑到安徽境內,就開始遭遇了“霧霾”,到了南京,這個臟天也沒有好轉。“早晨醒來一看,到處都灰蒙蒙的。”盡管是霧霾天,活動還照常進行,只是,其中一位志愿者因為咽炎犯了,只好去掛水了。“今天的長跑就沒能來參加。”張軍說。
昨天早晨,玄武湖也一片朦朧。志愿者們一圈跑下來,個個汗淋淋的。感覺如何?南京大學的一位志愿者說,還好,感覺還不錯。
大家看著“標本”直嘆息
活動現場,南京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兩頭江豚的標本。其中一頭是皮質標本,盡管已經死亡了7年,但它依然微笑著。而另外一頭,只剩下了一具白白的骨架,看上去有些凄涼。
這兩具江豚標本,引起了市民們的圍觀。很多老人看到它們,開始回憶自己以前的經歷。劉大爺說,以前,他家就在江邊,經常看到江豚。如果是要刮臺風了,江豚也特別活躍,在水里一下跳起來,很快又鉆進水里。有一次捕魚,江豚就在船前邊,可以聽到它們呼哧呼哧的呼吸聲,感覺很可愛。“現在幾乎看不到了,長江的環境太惡劣了。”劉大爺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看著江豚標本嘆氣。
長江南京段江豚真少了?
去年,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對長江江豚進行了全程科考。今年3月,科考數據出爐。江豚的數量讓科學家們擔憂:原本估計有1200頭,但實際上只有1040頭,種群下降率約為14%。整個長江,江西鄱陽湖、安徽安慶江豚最為密集,而江蘇鎮江,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江豚最美好的家園。不過,專家說,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江豚會在未來5~10年間從長江消失。
那么長江南京段江豚如何?南京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副處長湯哲斌說,今年感覺看到的江豚數量少了。以往,在江面上巡邏,總能看到6~7頭江豚在水里嬉戲。不過,今年,只發現了兩三頭江豚,似乎是一個小家庭。長江南京段江豚是真變少了,還是江豚跑其他江段去了?湯哲斌表示“難說”,“今年江水枯得厲害,江豚是否跑其他江段不好說。”
網友統計今年已死19頭
網友“@海翁伯”一直關注江豚,還開了一個民間的江豚死亡簿。“海翁伯”統計說,今天11月是長江中下游的枯水期,這個月共記錄死亡江豚4頭,而今年以來記錄死亡長江江豚的數量達到19頭。
“從11月份記錄的這4頭死亡江豚分布看,湖南洞庭湖、江蘇鎮江段各1頭,安徽段2頭。從死亡江豚資料看,2頭是雌豚,1頭幼豚,1頭資料不詳。從初步分析的死亡原因看,2頭死于電捕,1頭死于船舶撞擊,1頭沒有得到處理,死因不詳。”
現代快報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冤死”的19頭中,江蘇有5頭,其中鎮江3頭,南通1頭。“第一號冤魂”是鎮江的一頭雄性江豚,身長1.34米,被螺旋槳擊中致死。可憐的是,經解剖,胃里是空的。而今年5月,南京也發現一頭江豚幼崽死亡,身長40厘米,還沒有斷奶就被螺旋槳擊中死亡了。
螺旋槳要了江豚的命
“江豚是長江的生態指標,它什么小魚都吃。”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說,他們科考下來,發現長江里來來往往的船只,還有陸續在建的港口,它們讓江豚的家園越來越小。
什么原因導致江豚死亡?專家說,來往船只的螺旋槳要了江豚的命,由于環境惡劣,江豚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去捕食。
那么,2013年,江豚究竟死亡多少頭?專家說,只會多不會少,“@海翁伯”統計的都是媒體報道后的,都是有證據的;還有一些江豚死亡以后沒有被發現,它們很可能就被漏掉了。
作者:記者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