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釋道,轉爐負能煉鋼,不是煉鋼不燃煤,而是指轉爐煉鋼工序消耗的總能量小于回收的總能量,即轉爐煉鋼工序過程中支出的能量氧氣、氮氣、焦爐煤氣、水、電和使用外廠蒸汽等能源,與回收的轉爐煤氣、蒸汽之差為負值。也可以說,當消耗能量小于回收能量時,就實現了煉鋼不“燃”煤。一位被爐火映照得滿臉通紅的爐前工接口道:用大白話講,就是每煉一噸鋼不僅不增加能耗,還能從余熱、余能中回收相當于1.99公斤標煤的能量。明白了嗎?
那么,轉爐負能煉鋼是怎樣實現的呢?在工余時間,記者與職工們熱烈地聊了起來。
有的說是靠新工藝、新技術降低了能耗。比如在高爐大修時,增設了熱風爐燒爐用煤氣、助燃空氣雙預熱技術,將煤氣和助燃空氣由常溫預熱到250℃至300℃,采用100%的高爐煤氣,可將風溫由過去的1000℃提高到1100℃,能降低焦比17公斤標準煤/噸。還有采用高效能陶瓷燃燒器和冷風均配氣技術改造熱風爐,可提高風溫50℃,能降低焦比8公斤標準煤/噸。
還有,對高爐氣密箱氮氣管道進行保溫,降低了氣密箱氮氣的進口溫度,也就降低了氮氣消耗量。夏季高爐干除塵時將氮氣轉換為壓縮空氣,用低成本介質代替高成本介質。
還有……請算算,能降低多少能耗?
有的說是通過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回收了能量。比如對設備進行點檢定修制和包機制,嚴把原、輔料的入廠關,使轉爐的生產率和設備的作業率大大提高,在沒有增加任何投資的前提下,增加了余熱、余能的回收量。一位職工說,我們在工序操作過程中也時刻不忘節能,比如以降硅冶煉技術優化高爐操作,使生鐵含硅量由0.67%降到了0.54%,降低焦比6公斤標準煤/噸。對鑄鐵機鐵水水罐烤罐器改造,采用節能型烤罐器后焦爐煤氣用量降低能耗16%。
一位職工告訴記者,按公司的規定,節約能耗與職工的收入實行掛鉤,節能量越大收入就越高,5月份的獎金很大一部分是節能獎。
據了解,負能煉鋼目前在全國只有萊鋼等少數鋼鐵企業能夠實現,太鋼轉爐負能煉鋼的實現標志著能耗指標跨入同行業先進水平。記者還了解到,太鋼噸鋼綜合能耗指標已由2000年的1194公斤標準煤/噸降到了目前的871公斤標準煤/噸,太鋼還實現了“一升一降”的良性發展,2005年太鋼鋼鐵總產量排名從最高時的全國第8位降到了第15位,而企業利潤總額排名卻上升到同行業的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