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間救助 關愛流浪動物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16
“廣西展覽館宿舍有只三個月大的超萌小奶貓,粘人乖巧聽話,三花母貓,天氣越來越冷了,找領養,那個發光發熱的主人,在哪里?”一個關注流浪動物的公益組織“南寧流浪貓”日前在微博上求助。
沒過多久,小奶貓就被符合領養條件的主人帶走,并承諾不隨意遺棄。由于種種原因,目前許多寵物被主人拋棄而成為流浪動物,這一現象愈來愈受到社會重視。然而,并不是所有流浪動物都像這只小奶貓一樣幸運。流浪貓狗被虐殺、被殘害的事件屢見不鮮。
事實上,流浪貓狗過度集中,也會對社區和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壓力。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所所長周可達說,流浪動物如不及時給予絕育、救助和領養,野外大量繁殖會成為傳播疾病的隱患。
南寧市的流浪狗救助機構不多。成立于2009年的南寧流浪貓狗救助小站,是一個完全由愛狗義工們成立的公益組織。他們通過微博、QQ等渠道,得知哪里有流浪動物,經過確認,便把其帶回醫院治療,等它們恢復之后送到小站,再等待愛心人士來收養。迄今為止,他們已救助400多只流浪貓狗。
在全國各地,像南寧流浪貓狗救助小站這樣由愛心人士建立的公益組織還有很多。來自中國社科院的資料顯示,中國民間動物救助組織目前至少有1萬家,初具規模的有2000家左右。
國內很多城市都在依靠民間組織力量完成對流浪動物的收容和救助,但受制于場地、經費等種種因素,日漸增多的流浪動物也讓這些民間組織感到很大壓力。
南寧流浪貓狗救助小站創始人之一“落葉”說,小站從成立以來已經搬過三四次家。今年4月,小站搬到了南寧周邊一個鄉間小院。小院雖然偏遠,但房租便宜,而且不會吵到附近居民,院子也夠大,足夠目前救助的二三十只流浪貓狗活動。而剛搬來時,這里一片荒涼,到處是野草和垃圾。由于經費有限,義工們利用周末時間,自己動手制作鐵籠、圍柵欄。
目前,中國尚無完整的動物保護基本法,在流浪動物救助、流浪救助組織監管等方面還存在法律上空白。周可達建議,政府應當給予民間動物救助組織一定支持,整合民間救助力量開展流浪動物救助工作。(記者劉曉莉 鐘群 潘強)